莫讓期待變成傷害
●吳孟昌

面對成長中的孩子,我們總有許多的期待。然而,當現實狀況與內在的期待有所落差時,您如何看待與解讀呢?是對於自己的無能感到自責?或對於孩子的不符期待感到憤怒?如果「期待」是激發我們奔向美好未來的驅動力,但卻反而帶來許多負面情緒,那麼,這其中有些關竅,就值得我們好好審視。

首先,期待是需要彼此核對的。如果缺乏核對,互不相知,期待就會變成一把磨得發亮的尺,專用來衡量對方的所作所為,是否合乎自己的標準。久而久之,這把尺就會變成一把刀,不但把對方刺得鮮血淋漓,也會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。

孩子的媽與我長期在啟蒙班擔任志工,看著孩子去那兒薰習古代聖哲流傳下來的經典,但看他們在生活常規、言行舉止上的表現,似乎跟沒去的孩子沒有兩樣,有時便覺得心灰意懶,甚至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哪個環節沒做好,而導致孩子沒有在自己的期待上成長。

童蒙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較多陪伴與引導,父母有所期待乃理所當然,然而,孩子明白我們的期待嗎?我想,父母若未曾明說,他們也就只能被動跟隨,至於能不能滿足父母內心的期待,就在未定之天了。

既然有所期待,為何不好好說清楚呢?於是趁著彼此聊天、放鬆的片刻,我對孩子們說:「你們還記得《常禮舉要》第一條的內容嗎?」他們不假思索的說:「為人子不晏起,衣被自己整理,晨昏必定省。」我說:「真棒,你們背得好熟!可是,爸爸發現每天早上你們都趕著去上學,床鋪都沒整理耶,怎麼辦?」孩子們有點不好意思。我接著說:「就從明天開始好嗎?這種小事我們一起練習說到做到,不用再讓大人操心。」

隔天早晨,在他們出門上學後,我進臥室探看,棉被果然都疊好了,枕頭也排得很妥貼,我才發現,他們不是無法達到我們的期待,只是需要清楚地接收到訊息。當天晚上,女兒還特別把我叫到臥房,問我覺得她棉被疊得整不整齊。我給了她一個「讚」的手勢,希望她記得這個成長的認證,並且持續保持下去。

所以,期待不能放在心裡口難開,要讓孩子理解與明白,這樣他們才會化被動為主動,在成長的路上也擔負起自己的責任。

說到責任,父母在對孩子有所期待的同時,也必須意識到自己有陪伴與引導的責任,如果只是期待,而把責任丟給孩子或他人(如:學校、安親班或啟蒙班的老師),往往會換來失望,而失望又會驅動指責的應對姿態,到頭來親子兩方皆傷,俱成輸家。

以啟蒙班為例,把孩子送來的父母,通常對於孩子的品德修養都有相當高的期待。但有許多家長發現,孩子年齡漸長之後,其實並沒有長成當初自己設想的模樣,很多在進大學乃至入社會之後,都隨俗流轉去了,當初在童蒙時期背的經典,也都拋到了九霄雲外,甚至沾染了甚深的世俗習氣,不禁感嘆自己過去白忙一場。

其實,期待是必須負責的。對孩子有所期待,自己就得擔負相對的責任,不能期待他人一肩扛,自己卻只想收割。期待孩子品格端正、彬彬有禮,父母就得在生活及孩子成長過程中,言教身教,循循善誘,這樣才能形成家風,孩子未來的術德兼備才有可期。如果只是期待,卻不想負責,只圖輕鬆,卻不想承擔,那麼,期待終究只是期待,不會成真的。

或問:如果落實了核對期待,而且也願意為期待負責之後,孩子最後還是沒辦法滿足我們的期待,該怎麼辦呢?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,即便是自己的孩子,我們恐怕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,他們隱藏在水面下的那些內在全貌是什麼。因此,面對這樣的現實,我們在看待自己的期待時,必須保留一些彈性,這樣孩子的獨特性才有開展的空間,親子關係在面對變幻無常的世間時,也較能和諧、相安。

這樣的答案,您可能不甚滿意。但我想說的是,您還是可以表達期待,但切忌「無限上綱」,因為生命總有自己的出路,有時候留一條路給孩子走,彼此才能持續對話,並成為人生路上親密的夥伴。

【圖說】《常禮舉要》:「為人子不晏起,衣被自己整理,晨昏必定省。」孩子不是無法達到家長的期待,只是需要清楚地接收到訊息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擁抱小刺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