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孩子前,先練習一致
●吳孟昌


到女兒的學校參加班親會,受老師的邀請,在會中跟家長們分享一些親子對話、溝通的心得。

有位阿嬤在過程中提問:「該怎麼勸導小孩不要玩手機?我怎麼跟他(孫子)講都講不聽,而且他還會跟我談條件,說我還不是在看連續劇、滑手機,憑什麼管他。」

我說:「從孩子的立場來看,他的確會覺得不公平。因為妳要求他不准玩手機,要乖乖坐在書桌前用功念書,但自己卻同時在客廳看電視、滑手機,做一些放空的娛樂。妳傳達的訊息對他來說是矛盾的,因為一面禁止他做某件事,但另一面卻又做著妳禁止他做的事,孩子不僅會困惑,同時也會不滿,久而久之,妳的指令就失去約束力了。」

我舉了最近正在實踐的一件事,跟她分享:「我兒子這學期剛上國中,由於學校的課業已經非常繁重,所以我們決定不讓他補習,每天下班後,就陪他一起複習、預習功課。

為了貫徹這件事,我跟太太約定,下班後,就一起把手機收在書桌的抽屜裡,直到睡前設定鬧鐘才能取出。這樣做的目的,無非就是希望全神貫注陪他面對課業,讓他感覺到並不是只有自己在孤軍奮鬥,而其他家人卻在放鬆、休閒。

他能夠碰手機、平板的時間,被限定在週末的兩小時,週間的時段不許要求使用。我們做出這樣的規定後,自己在週間使用手機的狀態,便也得調整和限縮。這樣孩子才不會有委屈或被剝奪的感受,而傳達訊息和本身行為的一致,也才不會造成孩子在認知上的錯亂,並由錯亂引發種種不平的情緒。」

成長中的孩子,身心尚未成熟,在形成自己的生命藍圖時,很多時刻都仍需要父母的指引,因此,父母的言行動見觀瞻,必須練習覺察是否一致,減少傳達矛盾、錯亂的「雙重訊息」的機率,這樣才能降低跟孩子溝通時的衝突。

會中又有一位媽媽問道:「我兒子最近常常出口成『髒』,讓我很困擾,我該怎麼跟他說?」我反問:「妳有讓他知道,當他在妳面前說髒話的時候,妳覺得很困擾、不舒服嗎?」媽媽搖搖頭。

我說:「如果沒有表達清楚,妳的反應所釋放的訊息,就意味他可以在妳面前沒有顧忌地說髒話。即使妳心裡不認同他的行為,但他從妳的反應接收不到自己應該收斂,言行當然就不會有所改變。

下次當他再說髒話的時候,妳一定要讓他知道這讓妳很不舒服,而且,跟他不熟的人,也會有種被冒犯的感覺。當妳把『紅線』拉出來以後,孩子即便再不識相,也不會拼命踩線,因為妳是他的媽媽,妳很認真的在跟他說這讓妳不舒服,孩子確實接收到訊息了,自然就會有所警覺,在妳面前的言行就會有所改變,之後再找適當時機跟他聊這件事,在引導的方向上也會比較清晰、明確。」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會對人釋放「雙重訊息」,展現出內外不一致的狀態,或許是無意識,也或許與個人在原生家庭中形塑的溝通姿態有關,原因非常複雜。但在扮演「父母」的角色時,由於肩負「引導」的任務,若常對孩子傳達「雙重訊息」,便易因模糊、矛盾甚至錯亂,而讓孩子莫衷一是,表現出與父母期待相違的言行,甚至會覺得父母無理而引爆情緒,造成雙方的衝突和對立。

因此,引導孩子絕不能只會說教就好,還得時時覺察自己在孩子面前傳達訊息時,內外在是否一致,如此方能發揮父母身為家中精神支柱的功能,並讓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成為一個穩定的支持系統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莫讓期待變成傷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