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
勸信流通之五
●雪窗研學小組


【要解】
問:何不遍緣法界?
答:有三義。令初機易標心故,阿彌本願勝故,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。……
當知佛種從緣起,緣即法界。一念一切念,一生一切生。一香一華,一聲一色,乃至受懺授記,摩頂垂手。十方三世,莫不遍融。故此增上緣因,名法界緣起。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。

【研討】
問:「當知佛種從緣起,緣即法界」為理論,「一念一切念」句下為事實,如何從「理」過脈到「事」?
答:佛種,即佛性;法界,即真如、實相、一真法界。佛種從哪裡起來?正因佛性、了因佛性、緣因佛性──三因佛性即一真法界,佛性開發後,即可「一念一切念……」。
  在娑婆世界也可開發佛性──雪公云:「以心作佛,是心是佛;以心作佛,是身是佛;以心作佛,是土是佛。」
問:「一念一切念,一生一切生。一香一華,一聲一色,乃至受懺授記,摩頂垂手。」是往生以後才能達到嗎?
答:極樂世界為事事無礙法界,往生後具足當然沒有問題。而此處答「何不遍緣法界」之問,所問為現在遍緣法界,並非到極樂方有法界緣起,在娑婆世界亦可一念一切念等等。
  如〈爐香讚〉云:「爐香乍爇,法界蒙熏……」〈禮佛偈〉云:「能禮所禮性空寂,感應道交難思議,我此道場如帝珠,十方如來影現中……」心在定中,觀想上一炷香便可法界蒙熏、一禮佛便可十方諸佛影現。在極樂世界因心性開發,故能不離彼土常見十方。
問:「此增上緣因,名法界緣起」,「此」者何謂?
答:淨土法門為滅罪增上緣、護念增上緣、攝生增上緣、證生增上緣,念佛即可滅罪、得諸佛護念、得諸佛攝受往生、得諸佛證明往生。「此增上緣因」即指阿彌陀佛念佛法門。
問:為何偏緣彌陀即遍緣法界?
答:因為阿彌陀佛為全德立名、法界藏身,佛身包藏整個法界。如《華嚴經‧普賢行願品》云:「我時於勝蓮華生,親覩如來無量光,現前授我菩提記,蒙彼如來授記已,化身無數百俱胝,智力廣大遍十方,普利一切眾生界。」
問:念一尊阿彌陀佛,感覺不夠,是否需念很多佛?
答:譬如帝網珠,每一顆帝珠即含攝其他帝珠,念阿彌陀佛即念十方諸佛。「以一為少,以多為足」是凡夫的分別心,實則佛法到了究竟處,一即多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勸信流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