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生論講錄(十五)
●簡智果講述 ●珍沼、如實整理

【圖說】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相,可啟發往生的信心,堅固往生的願力。
觀彼世界相 勝過三界道

(六)觀彼土西方極樂世界「無三惡道」名,何況有實?

因此勝過此土娑婆世界之眾生「難逃惡趣」。

(七)觀彼土西方極樂世界「勝緣助道」故,勝過此土娑婆世界的「塵緣障道」。

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眾生住的是瓊樓玉宇,穿的是綾羅綢緞做成的衣服,吃的是百味可口之飲食,所謂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。極樂世界眾生的飲食與世間的飲食不同,何以知之?根據大本《阿彌陀經》說,隨著心念,想要吃飯的習氣一起現行,自然就有百味飲食充滿瓦缽。雖然有那麼多美味飲食現前,但並沒有真正去吃它,只是用眼睛看一下,用鼻子聞一下,自然就吃飽了。這種食叫「法喜食」和「禪悅食」,亦即「出世間食」。「出世間」的飲食,能令身心柔軟、輕安、增長善根、資益法身慧命,這就叫「勝緣助道」。

反觀此土娑婆世界之眾生,個個都被塵緣所障,所謂開門七件事──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,人人為此奔波忙碌,作牛作馬,不得安寧。古人生活比較簡單、純樸,每天只為七件事奔波忙碌。今人生活複雜、奢侈,每天不只為七件事奔走,可能要為七十件、七百件之塵勞,而疲於奔命。所以此土人民,人人都沉淪在世俗塵緣之中,人人都被生活重擔壓得透不過氣來,有誰能再擠出一點時間來聽經聞法、共修念佛呢!

臺灣俗語:「生食都不夠,哪能夠曬乾!」形容不可能之事,或許可以仿照著說:「柴米油鹽都不夠,三餐都有問題,哪有時間修行!」這即顯示此土「障道」之因緣太多,要修行很困難。正因如此,此土眾生若有人能修行,甚至只念一句阿彌陀佛,難行能行,功德就很大。

彼土因緣殊勝,衣食自然,一聲一塵,都是助道之資具。此土眾生業障較重,福報較薄,個個都要挑起生活的重擔,障礙修道。所以彼土勝,此土劣。羅狀元〈勸世詩〉:

急急忙忙苦追求,寒寒暖暖度春秋,
朝朝暮暮營家計,昧昧昏昏白了頭,
是是非非何日了,煩煩惱惱幾時休,
明明白白一條路,萬萬千千不肯修。

這首詩說明了人一生都在財色名利的追逐中,轉身白頭;一生勞苦奔忙,是是非非,何時止休;無盡的煩惱,何時斷去;富貴貧賤,風水輪流。人生的路曲曲折折,世事紛紛擾擾,我們應該要定下心來,走這條修行的路。唯有此路,方是明明白白的光明之道。然而一般人卻無法止歇一顆紛亂心,在六道中無有解脫之時。

(八)又觀彼土眾生「壽命無量」,與阿彌相同,故修菩薩道,一生成辦,故「勝」。

反觀此土眾生「壽命短促」。人生雖號稱百歲,但或「夭」,短命而死。或「橫」,意外而亡也不少。此土眾生,因為壽命短促,故修菩薩道很難以成辦,故「劣」。

(九)又觀彼土眾生個個都是「阿鞞跋致」,個個都是「正定聚」之眾生,故「勝」。

此正是前文所述引曇鸞大師云:「續括之權,不待勸而彎弓。」「勞謙善讓,齊普賢而同德。」

反觀此土眾生,最起碼要斷「見惑」,才能證得「位不退」的預入聖流階位。然而,「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」難矣哉!故初發心學佛之人,多半會退轉,過去雪公常說:「學佛一年佛在眼前,學佛二年佛在西天,學佛三年化為雲煙。」故知此土劣。

(十)又觀彼土眾生「一生行滿」,在西方極樂世界,當生菩薩行就修圓滿,而成就無上之佛道!

反觀此土娑婆世界眾生,卻是「塵劫」難成。塵劫指極長時間,也叫「塵點劫」,譬如將三千大千世界磨作「微塵」,每一粒「微塵」代表一劫,微塵劫比喻時間極為長久。

在娑婆世界,自力修行到成佛不是不好,只是太難太難!所謂「菩提路遠,大果難感」也!本師釋迦牟尼佛,是上上根性,生生世世修菩薩道,有進無退,尚且要經過「三大阿僧祇劫」修福修慧圓滿,才能成佛!何況是一般下下根性,業障深重,智慧淺薄之眾生,在菩提道上,總是進進退退,退多進少,恐怕經過塵點劫也難以成佛!

上來引慈雲懺主二土勝劣比較,解釋頌文「觀彼世界相,勝過三界道」略說竟。當知論主要我們「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之功德莊嚴相」,是為了啟發我們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,以及堅固我們往生極樂的願力。


究竟如虛空 廣大無邊際

這兩句頌文,是觀察第二種依報功德莊嚴相,叫「量功德」。太虛大師在《往生論講要》說:「量」之意義有四種:

一、重量:指物質之輕重,如斤、兩、錙(1/4兩)、銖(1/24兩)等。

二、數量:指數目之多寡,如一、二、三,乃至阿僧祇、無量、無邊等。

三、時量:指時間之長短,如分、秒、歲月,乃至塵點劫。

四、空間量:指空間之大小,如芥子、須彌,乃至盡法界虛空界。

今頌文「究竟如虛空,廣大無邊際」是指第四種「空間量」。

問:西方極樂世界依報國土有多大?

頌曰:「究竟如虛空,廣大無邊際」。「究竟」,可當動詞用,仔細探究、追查的意思。這二句頌文是說:「若仔細去探究、追查西方極樂世界的國土,探究追查到至極處、究竟處,就好像虛空一樣,既寬廣又博大,根本找不到它的邊界。」

論主天親菩薩以「虛空」,比喻西方極樂世界幅員廣大,約有四義:

一、橫遍義:西方極樂世界,橫遍十方,廣大無邊,猶如虛空。

二、容受義:西方極樂世界,包容一切,所謂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猶如虛空。

三、恆常義:西方極樂世界,恆常不變,猶如虛空。

四、無礙義:西方極樂世界,是法法圓融、事事無礙之世界,猶如虛空。

大本《阿彌陀經》卷上,說到西方極樂世界是:「開廓廣大,超勝獨妙,建立常然,無衰無變。」

「開廓廣大」,指極樂世界「橫遍義」。開,開通;廓,空曠;廣大,四通八達,暢通無阻,其大無外。而且西方極樂世界的大門,永遠是開放不打烊的,所謂萬修萬人去。此含義為何?

已願已生:過去已經發願的人,早已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。

今願今生:現在發願之人,現在就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

當願當生:將來發願之人,將來必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

隨願往生,萬無一失。何以故?西方極樂世界,像虛空那麼廣大無邊故。

「超勝獨妙」,指極樂世界「容受義」。在十方諸佛國土中,唯獨西方極樂國土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最殊勝最微妙,不可思議。所以善導大師在《往生禮讚》說:「四十八願莊嚴起,超諸佛剎最為精。」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參考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,然後再發四十八大願,又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,廣修菩薩行建立起來的。在十方諸佛國土中,西方極樂世界是最精妙、最殊勝的!

其中最殊勝的一點,是印祖的〈阿彌陀佛像贊〉云:「四十八願度眾生,逆惡歸心也來迎。」根據《觀經》第十六觀的下品往生觀,即使是五逆十惡之眾生,本應墮落三惡道去受苦,但是臨命終時,若能回心轉意,聽從善知識之安慰勸導,至心念佛懺悔,稱念彌陀名號十聲無有間斷,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也要來迎接此一惡人,往生西方,這一點更是「超勝獨妙」,十方世界諸佛淨土所沒有的。十方諸佛淨土,只有斷惑之人,才能去。唯獨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世界,連五逆十惡之眾生,歸心就能去,太不可思議了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娑婆眾生,個個被塵緣所障,人人奔波忙碌,不得安寧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往生論講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