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上岔路了
●熊豆


大道以多歧亡羊,學者以多方喪生。(戰國時期《列子》)

楊朱,戰國時期,道家學派的思想家。鄰居有一隻羊走失了,帶著一群親人去尋找,又請楊朱的童僕也一起追捕。

楊朱笑說:「不過是走失一頭羊,何必派這麼多人去尋找呢?」

鄰人說:「大馬路上分岔的小路太多了。」

等到家裡的童僕回來,楊朱問:「走失的羊找到了嗎?」童僕說:「羊不見了。」

又問:「為什麼羊會走失呢?」童僕說:「岔路中還有小岔路,我不知道往哪一條路,所以就回來了。」

楊朱聽了,蹙著眉頭,臉色凝重,好一段時間不說話,整日都沒有笑容。弟子覺得很奇怪,就請問楊朱說:「羊不過是便宜的牲口,也不是老師您的羊,什麼原因讓您整天不言不笑呢?」楊朱沒有回答。弟子們無法知悉老師的想法。

楊朱的弟子孟孫陽,告訴同學心都子,老師不言不笑的事情。過了幾天,心都子和孟孫陽一同拜見楊朱,心都子先說了一個故事:

從前有三個兄弟,在齊魯之間遊學,跟著同一位老師學習仁義之道,學成後回家。

父親問:「怎樣稱得上是仁義之道?」

老大說:「先愛惜身命再求名,是仁義之道。」

老二說:「不惜殺身而成名,是仁義之道。」

老三說:「身命與成名能兩全,是仁義之道。」

心都子問:「這三兄弟在同門學習,但是學到的不同,老師您認為誰是誰非?」

楊朱答說:「有一個人居住在河邊,熟悉水性,擅長游泳,以撐船助人渡河謀生,獲利豐厚,可以養百口人。自備糧食,來學習游泳的學徒很多,但有大半不幸溺水而死。這些人原本是為學游泳,不是為溺水而來,但是有人學成,有人溺死,利害差異如此之大。你們認為究竟誰是誰非?」

心都子不作聲,退了出來。孟孫陽責備他說:「你問得這樣迂迴,老師的回答幽隱難解,我的迷惑更深了。」

心都子說:「大道上因為岔路多,而走失了羊。學游泳的人,因方法太多而喪失生命。學習,並不是老師所教的根本不同,或根源不一,但學習成果的差異卻這麼大。學習時,只有回歸老師所教的宗旨,結果才不會有差異。你在老師門下學習,而不通達老師的比喻,太可悲了!」

(見《列子•說符篇》)

求學,如果不依師教,失去正確的方向,就像鄰人走丟了羊,再也找不回來。後來這「歧路亡羊」的成語,常用來比喻求道者誤入迷途,終無所成。


【圖說】求學,如果不依師教,失去正確的方向,就像鄰人走丟了羊,再也找不回來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因果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