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
●吳孟昌

【圖說】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。面對孩子的狀況,父母該先處理的,會不會是自己的問題呢?

在演講的前一天,主辦單位寄來了許多報名聽講者的提問,希望我可以在演講的過程中回答。提問者都是小學生的家長們,問題五花八門,令人眼花撩亂:「妹妹很驕傲,不恭敬哥哥怎麼辦?(哥哥也很頑皮)」、「對於小朋友屢勸不聽,且越故意挑戰父母是否真會打他們的底線。請問父母該如何處理,或與小朋友有效溝通?」、「孩子總是不專心怎麼辦?」……

面對這些問題,我在電腦螢幕前思索良久,試圖擬出令人滿意的答覆,讓家長們在聽講後,有滿載而歸的感覺。然而,思考越深入,顧慮的面向越周延,卻越覺得心虛與不真誠。原因是:我並不認識這些提問的人,也不了解他們平常如何和孩子相處、互動,對於這些透過簡短的文字所呈現的問題,其背後真實的情境或故事為何,也無從知悉與掌握。既然如此,我怎能確定給出去的答案,一定能對他們有所幫助呢?

後來,我決定如實在演講中,告訴家長們我的想法,並請他們針對自己的提問,思考另一個問題:「究竟你想解決的是自己的問題,還是孩子的問題?」因為我發現,這些問題背後乘載的,都是家長們的焦慮、擔心或煩躁;孩子本身,可能並沒有真的意識到,自己具有這些問題。如果孩子不了解這是他的問題,家長就算真的找到了解方,也只能命令孩子順服,但,孩子真會言聽計從嗎?我想,多數人應該都是沒有把握的。

如果,引導孩子理解他的問題何在,太過耗力、費時,家長可以做的是先「轉化」自己。例如:與其擔心「驕傲的妹妹不恭敬頑皮的哥哥」,不如多多在孩子面前示範何謂「待人著想」。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,如果父母能以具體的身教、言行帶領,孩子自然就會在不同的家庭氛圍中薰習,體驗「時時把人放在心上」的溫厚和貼心,久而久之,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、價值觀,就會逐漸轉化。

又如:與其擔心「孩子總是不專心」,不如回頭檢視,家中的環境、秩序是否有助於孩子專心?更重要的是,留意自己是否常常在生活中,為孩子「示範」專心。試想,孩子回到家中,如果感受到的是鬆散、散亂的失序,看到的是父母常常被手機「綁架」,或熱衷追劇的身影,在這樣的氛圍下,要孩子專注於課業或沉浸於閱讀,不是緣木求魚嗎?父母尚且在散亂中無法沉靜、安住,孩子在其中無法專心也算正常。所以,父母該先處理的,會不會是自己的問題呢?

至於「孩子屢勸不聽,時常挑戰父母的底線」,我認為父母也應該返身審視自己平常是如何和孩子互動、溝通?孩子的應對模式絕大部分都是後天養成,特別是在家裡和父母的應對中進行摸索和學習。如果屢勸不聽,最後並沒有嘗到苦果,或者每次還是由父母負責收拾爛攤子,那麼,孩子當然會繼續「屢勸不聽」,因為這對他而言不具任何威脅,也最方便、省力。因此,回到問題的源頭—父母本身進行轉化,我認為會比在問題的末端—孩子的行為上進行糾錯,更為關鍵且重要。因為,在未成熟與獨立之前,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。父母若能越早意識到這點並展開行動,就越有機會改善親子間的關係,並消弭相關問題。

或許會有疑惑:「這些問題真的都跟父母有關,孩子本身都不需要檢討嗎?」孩子有錯,當然需要被提點、檢討。但是,就像警報器響的時候一樣,是應該全力消滅警報器的聲音,還是應該趕快解除造成警報器大作的危機呢?聰明的你應該分辨得出來,前者的處置只是讓自己安心,後者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至於想採取何種方式,端看個人的智慧和選擇了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父母的愛無可取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