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大礙行(一)
●吳思飛老師講述
●潘玉鳳老師筆記

前言示要

十大礙行,即十種在大障礙中的行法,又名「十不求行」,十種不求無障礙的行法。

此十大礙行,曾於民國九十三年十月於養正念佛班講述。咸認此為極妙法門,尤於當今之世,人多困頓、障難,此妙法門正可為良針良藥,得大受用,故於九十四年社教科再複講(昔略講,今詳講),可作為吾人「助工夫」。

此法門為元朝妙叶禪師於《寶王三昧念佛直指》中,依經所創立,蕅祖將《念佛直指》選入《淨土十要》,且特為〈十大礙行〉作跋。昔雪公恩師亦曾講過。

十大礙行又名「十不求行」,所謂「不求無病、無難……申明」等。不是故意去找病、找難、找抑,而是人生在世,誰能無病、無難、無抑等障礙?若不先心理建設,觀念上先建立起來,則障礙現前時,容易被障礙擊倒,無法安心修行,甚至活不下去。

故此法門,教吾人「心先居障中」,則彼礙礙不了我矣!意謂「我不怕你,你就打不倒我」。那麼,你不來時,我當然歡喜;你來了,我一樣歡喜,甚至更歡喜!誠如雪公教誨:「不怕困難!歡迎困難!感謝困難!」

為何能「不怕困難,歡迎困難」呢?這只是觀念上之轉變而已!蓋困難是吾人之良師(大善知識),是吾人之良藥,是成就吾人、鍛鍊吾人成器之增上緣。沒有困難的鍛鍊,則一生成了「溫室裡的花朵」。幸虧有彼困難的鍛鍊,才使我練就了一身的好功夫,此即孟子所言: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……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!」蕅祖亦於〈十大礙行跋〉云:「佛祖聖賢,未有不以逆境為大爐鞴者(大冶洪爐)」。是故沒有天然釋迦、自然彌勒。佛祖聖賢,皆經過千錘百鍊,方乃成就。故說到底,還真該「歡迎困難、感謝困難」呢!

此於淨業行人而言,正是檢討信願、加強信願之妙法。故蕅祖〈跋〉云:「倘無事則駕言念佛求生淨土,一遇不如意,輒悔慍咨嗟,吾恐三昧不成、生西未保。須於此十大礙行,一一自驗,果於病時、難時,乃至被抑時,惟增念佛心,明苦空觀,不尤不怨,庶蓮萼日滋,稱三昧寶王矣!」故成時大師評此為「珍池左券」。(案:左券即契約,持左券喻有把握。)

後列釋十條,每條分五段:標示徵起、反明病根、詳列病症、出正義、顯力用。

一、念身不求無病,身無病則貪欲乃生,貪欲生必破戒退道,識病因緣,知病性空,病不能惱,以病苦為良藥。

○標示徵起:

「念身不求無病」──不是故意去找病,但是不要怕病,病來了一樣歡迎,不拒絕,「歡迎病,感謝病!」因為病即是良師良藥,老師來了,善知識來了,當然要歡迎,感謝啊!下文反明。


○反明病根:

「身無病,則貪欲乃生」──身體一健康,就會「搞怪」了。「健康苦」(五陰熾盛苦)就來了,五欲六塵、聲色犬馬就來了,五陰身心貪瞋熾盛得不得了,必得要找些「樂子」宣洩。


○詳列病症:

「貪欲生,必破戒退道」──殺盜淫妄酒等,敗身、敗家、退墮……。故「比丘常帶三分病」帶病好修行,憂多道轉親,修行起來格外懇切!故印祖云:「若不藉此(病苦)磨鍊,則貪瞋日盛,淨業何期可成?」


○出正義:

若能隨遇病緣,即起覺照,所謂「識病因緣,知病性空,病不能惱」──觀照「病」乃「緣生性空」,如幻如化,無實體性,則「度一切苦厄」不為病所惱害。

若得重病,被宣判只剩一年半載,同樣很好。在《毛毛蟲變蝴蝶‧由一念入無限美好》,道證法師云:「短跑比長跑好跑!人只要肯集中心力,一個念頭即可集中起來,不必擔心時間不夠用,功夫不夠好!因為真有信願,十念乃至一念,都可往生(何況一年!)如果把時間真的用在念佛上,一念乃至十念的虔誠,就足以轉變我們的命運!」

十念之精誠,勝百年之悠悠泛泛,如打木板──小力的打、散漫的打,打一百年亦打不斷木板。若集中力氣,大力一打,一下子木板就打斷了。

又云:「如果明天我們與這世界的緣就要盡了,那更加不能浪費時間去悲哀煩惱,我今天必須好好歡喜活一天,盡最大的心力念佛,把『阿彌陀佛』電話號碼打通,就可以去極樂!我們如果能自在歡喜的去西方,就可安慰每一個在生死關頭恐怖的眾生,讓他們知道有西方可以去,不必怕死!」

總之,先去者先贏,誠如古德所云:「即今撒手便歸去,已較先賢輸一籌!」吾人應建立此觀念,免得到時障礙也!


○顯力用:

「以病苦為良藥」──由以上正反兩義,故能以病苦為良藥,吾人誠應歡迎與病共存,帶病修行啊!

二、處世不求無難,世無難則驕奢必起,驕奢起必欺壓一切,了難境界,體難本妄,難亦奚傷,以患難為解脫。

○標示徵起:

「處世不求無難」──不怕患難,歡迎患難!感謝患難!何以故?下文反明。


○反明病根、詳列病症:

「世無難,則驕奢必起,驕奢起,必欺壓一切」──此即孟子所云: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。試觀出身安樂富貴之家,紈絝子弟,大多驕奢淫泆,仗勢欺人,結果多不成器,乃至敗家亡身。國政亦然,史上每一朝代,其第一代辛苦打天下,第二代繼承打拼,第三代享受安樂,則必驕奢淫泆,國政敗壞,剝削欺壓,百姓塗炭矣!唐明皇、清乾隆為典型例子。豈可不感謝患難哉?


○出正義:

隨遇患難,即起覺照──「了難境界,體難本妄,難亦奚傷」!患難境界,亦是緣生如幻,空無實體,沒關係,無傷也。


○顯力用:

如此不怕患難,歡迎患難,覺照患難,則反能「以患難為解脫」,而以安樂為砒霜矣。


(待續)
【圖說】道證法師云,短跑比長跑好跑!如果把時間真的用在念佛上,一念乃至十念的虔誠,就足以轉變我們的命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