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臺教觀略說講記(六十二)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圓教「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」

第二乙表「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」。界外法,當然是不思議,又是圓教的圓融三諦,更不可心思、不可口議了。九法界都有生滅,有分段生死、有變易生死,離不開十二因緣法,架構一樣,但內容粗細有別。十二因緣的生滅,在圓教即無生滅,這叫做不生不滅的十二因緣。

十二因緣法,歸納起來離不開「惑、業、苦」三道,無明和愛、取這三條是「惑道」煩惱;行、有,有就是有了生死的業種子,要投胎去了,有這兩條是「業道」;另外的七條,屬於「苦道」。

在凡夫的眼裡,看這十二因緣是惑、業、苦,這是眾生所以生死流轉、沒有辦法跳出三界的根本原因。起了惑就造業,造了業就招來苦,招來苦後因為沒有聞到佛法,不懂得正確的解決方法,又更起惑,就這樣一生一生煩惱障不斷的增加,所以是個惡性循環。

三道,道是可通之義。惑業苦障礙我們開發智慧,所以又叫做三障。以圓教的教理勘驗,引《大般涅槃經》說:「十二因緣,名為佛性」,每一條都是中道佛性,完全是講圓教。若明白無作四諦,惑道是煩惱,煩惱即是菩提,所以是「即究竟淨」,菩提是究竟清淨的。

我們的佛性,《大般涅槃經》講有正因佛性、了因佛性、緣因佛性,惑道正是了因佛性,將來成就般若。

業道,所造的種種惡業是業縛,業縛當體即是解脫,解脫就得到大自在了,這是屬於緣因佛性。所以成就的時候,緣因佛性就成就解脫。

苦道,所有的苦,正依二報等等,幻化空身即法身,「苦即法身」。既然是法身,所以是樂也是常,屬於正因佛性。正因佛性,成佛時候就是佛的法身。

成佛就具備「法身、般若、解脫」三德,每一德都有究竟淨,有自在我,是樂也是常,這叫涅槃的四淨德。十二因緣同時也是涅槃四淨德。因地時是三因佛性,果地時是涅槃四淨德,這也是三因佛性所成就的,所以《大般涅槃經》才會說「十二因緣,名為佛性」。

無作四諦,無作表示天然的性德,是我們自己天然的性德。現在十二因緣也可以稱為不思議,是不思議的佛性。如第一條根本無明,能不能稱為不思議的佛性呢?

北宋初年天臺家,有山外、山內的義諍,他們爭辯智者大師註解的《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》,有關消伏三種毒害的議題,持觀世音菩薩的陀羅尼,可以把三種毒害給消除了。哪三種毒害呢?有事相上的毒害,如虎狼、刀劍、毒藥等等;其次是行毒,所造的惡業等等;還有理毒,理性上的毒害。

消除事毒、行毒都沒爭議,而理毒指的是什麼呢?以山家為主的四明尊者,就提出了「理毒即是性惡」的主張。他說理毒即是性惡,因為它是即理之毒,毒即無毒。就像這裡所說根本無明就是不思議的性德,所以無明即明。關鍵只在覺迷之間而已啊!迷的時候是無明,一覺悟那就是明了。

圓教「稱性六度十度」

第三丙表,是「稱性六度十度」。菩薩行六度法門,開展出來就是十度了。稱性,稱合真如法性、中道實相。盡虛空遍法界,所有一切法都在中道法性裡面,沒有一法在這個之外,這叫中道實相。所以圓教的菩薩行六度、十度的時候,「度度法界」,這個法界就是一真法界。包括所有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法,都在這個法界裡面。

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這兩句話:「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。」無不從此法界流,所有的一切法都是從這個法界流出來的,同時也無不還歸此法界。每一度它都是法界,都是盡虛空遍法界,所以它「具一切法」,每一度都各具足一切法;「即空假中」,又每一度也都是即空即假即中,同時也是真諦,也是俗諦,也是中諦。那就是稱合法界性來行六度、十度,所以功德就不得了啦!

舉個實例說,六度的第一度是布施度,在《大品般若經》上說,圓教的菩薩行布施度時,是「施為法界」,布施的當下就是法界法,法界就是中道實相,就是中道佛性。既是法界,就代表「一切法趣施」,在行施的時候, 所有一切法門通通趣入到布施裡頭來,布施就包含一切法界法。「是趣不過」,再沒有一法超過這個布施的。《大品般若》又說:「施尚不可得」,即行施的時候,都懂得三輪體空,一空到底,一空一切空,所以一概不執著。如此布施法本身,尚且都不執著,「何況趣非趣」,更何況是有趣入、非趣入的分別呢?那更是不執著了。所以當「施為法界」時,「一切法趣」,就是空假中的「假」;「施尚不可得」,那就是「空」;「何況趣非趣」就是「中」。所以《大品般若》所講的就是一心三觀。

智者大師的天臺教法,就是以《大品般若》做為一心三觀的最高指導原則。行布施度是如此,行持戒度亦然,所謂持戒時「戒為法界,一切法趣,是趣不過」,但是又「戒尚不可得,何況趣非趣?」也就是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。其他度,依此類推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北宋,知禮大師,四明(金浙江鄞縣)人,世稱「四明尊者」。他主張「理毒即是性惡」,無明即是不思議的性德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天臺教觀略說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