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
勸願流通之二
●雪窗研學小組


【要解】
問:今發願但可云當生,何名今生?
答:此亦二義。一、約一期名今,現生發願持名,臨終定生淨土。二、約剎那名今,一念相應一念生,念念相應念念生。妙因妙果,不離一心。如稱兩頭,低昂時等。何俟娑婆報盡,方育珍池。只今信願持名,蓮萼光榮,金臺影現,便非娑婆界內人矣。極圓極頓,難議難思,唯有大智,方能諦信。

【研討】
問:為何蕅祖特別設此問?以二義釋今願今生,有何用意?
答:此段經文「若有信者,應當發願,生彼國土」,玄奘大師譯本云:「深心信解,發願往生,勿行放逸。」要達到今願今生,就一期生命而言,需發願往生、持名念佛;就剎那來說,念佛時即要求念念相應,故第二義說「剎那名今」。如何自勉「勿行放逸」?約一期說,要日日發願、持名;約剎那,念佛時要求念念相應。
問:何謂「相應」?
答:契合,如容器與蓋子相合。曇鸞大師云:「相應者,譬如函蓋相稱也。」心念、口誦、耳聽,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,要相吻合。
  《佛學問答‧淨土類 》雪公云:「佛菩薩心念眾生,眾生心亦念佛菩薩,兩者互念,方有感有應。如電話機然,必雙方機件完備,始得相通,若一方機件有缺,即不能通。」
問:如何體會自己念佛,有達到「一念相應一念生」?
答:一念相應,當下一念生,即是極樂世界的人,便在正定聚中,不會造業。且對世間五欲興趣缺缺,有興趣的是淨土的鳥樹演法等勝境,不會浪費時間去追逐娑婆世界虛而不實的事物。
問:「一念相應一念生」何以是同時,而非異時而熟?
答:信願念佛,如花與果同時。以電視轉臺為喻,遙控器一按,即時就換到其他臺。
問:既然「一念相應一念生」,何需多念以求「一期往生」?
答:一念相應一念生,須「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」吻合,要下大功夫才能達到。一期往生建立在一念往生基礎上,平時念佛,若不能念念相應,表示念佛不得力,當臨命終如何能期望「一期往生」?
【圖說】曇鸞大師云:「相應者,譬如函蓋相稱也。」
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勸願流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