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臺教觀略說講記(六十三)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【釋諦理】

接著看第三十一表,詮釋諦理。諦理有二諦、有三諦。《綱宗》說:圓教「亦詮不思議二諦,亦詮圓妙三諦。」圓教的二諦就是真諦、俗諦。其實一開頭主要的就是二諦,天臺家為了方便,讓大家知道真諦裡頭有一個「非空非假」,因此另外挑出來,才建立這個中諦,所以只講二諦也行。如果講三諦,「亦詮圓妙三諦」,是圓妙的三諦。

不思議二諦

(甲)「不思議二諦」。先講「俗諦」,俗諦是幻有,所有六凡法界的一切生死法,都是因緣所生,如幻如化的假有事相。「幻有即空」,二乘人已經懂得這個空理。幻有是講世間法,幻有即空是講出世法。這些世、出世間法,也就是天臺常常說的「三千性相」,包括這一切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,乃至本末究竟等,通通是俗,別教只講到這裡。

圓教則「一切法趣有趣空」,講「幻有」,一切法就都趣入幻有;講「幻有即空」,一切法又都趣入幻有即空。所以講「俗諦」時,俗諦就已包括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法;講「真諦」,則是指「不有不空」的法性,不是凡夫所認為的有,也不是二乘人所認為的空,是不有不空的法性,也就是中道實相。而講真諦法性時,「一切法趣不有不空」,一切法又都趣入這個真諦法性了。

像這樣,講俗諦時,是一切法「趣有趣空」,裡頭包括世、出世間的一切法。講真諦時,也一切法「趣不有不空」,裡頭也包括世、出世間一切法。這樣真諦跟俗諦豈不是一樣了嗎?所以說是「二而不二」,都是包括一切法,都是盡虛空遍法界;「不二而二」,雖都是一體,卻是就真俗來講,又可以分開來說。

在《大智度論》,就拿摩尼寶珠(即如意珠)來做比喻。摩尼寶珠的由來,有說是在龍宮裡面才有這個珠。另外一說,世間人壽命到了某一個程度,就是增減劫的時候,他自然能夠共業共感,世間就能夠生出這個如意寶珠來。這個寶珠裡頭什麼都有,故稱如意,萬事如意!你希望衣服他就有衣服,希望車子他就來了車子,所以是如意珠!我們哪天如果有這福報,就不必到外面去工作辛苦了,有這麼一顆珠子,就什麼都有了。那麼誰才會有這福報呢?轉輪聖王有,他就用這個來救濟國土的所有一切眾生。

這個如意寶珠本身就是「體」;它能夠現出衣、食等等萬物來,則是它的「用」。這一個寶珠,本身是體,同時也是用,即體即用,即用即體。這就好像圓教所講的二諦,也是真諦,也是俗諦,即真即俗,即俗即真。因為俗諦也是圓滿的具足三千性相,真諦也是圓滿的具足三千性相,但分真、分俗說而已,或分體、分用說而已。

圓妙三諦

再說「三諦」。了解了二諦,講三諦也就好懂。請看(乙)表,圓妙三諦。三諦就是真、俗、中。真是「幻有即空為真」,這是講的空。「一切法趣真」,一切法就趣入真、趣入空,可見真空之中,卻包含一切法。荊溪湛然大師的《始終心要》,把三諦三觀做一個總歸納,雪公也曾講過《始終心要》。真諦是泯一切法,「泯」是指破除執著,講空是要破除執著,一空一切空。但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,是一切法趣入空,這是圓教的道理。

俗指「幻有為俗」,這是講的假。但是「一切法趣俗」,一切法又都趣入俗諦,即俗諦之中也包含一切法。「立」就是建立,俗諦就是要建立一切假法。所以真是要破除,俗是要建立,一破一立。而中道那是「統」,把兩者統合起來。「不有不空為中」,既不是有,也不是空,這就是中諦。而講中諦時,「一切法趣中」,一切法又都趣入中諦,即中諦也是包含一切法。

既然都是一切法趣,所以這個三諦的關係,是「一三三一」。「一三三一」是智者大師在《摩訶止觀》講的,前面已經把「一三三一」的內容講詳細了,後面就只說「一三三一」,就代表前面詳細的內容。那麼詳細的內容是什麼呢?首先第一層的意義,是「一即是三」,一諦就是三諦;「三即是一」,三諦就是一諦,而且是一切法趣。其次第二層的意義,是「非一非三,而一而三」,這是指本性裡頭有寂有照,非一諦非三諦是寂,也是一諦也是三諦是照。再者,第三層的意義,是「非一二三,而一二三」,既不是一諦、二諦、三諦,但也可以說是一諦、二諦、三諦。也是一寂一照。表示這是一種天然的性德,唯證乃知,不可以用我們凡夫的心思、語言,去思維、去議論的。所以即立即破,而破也不是一味的破,跟著又立。

《綱宗》本文:「非唯中道具足佛法」,不是只有中道法性,才具足一切的法;「真俗亦然」,真諦和俗諦也是一樣。這也就是天臺所謂「性具」的道理,本性中具足一切法。所以三諦就徹底圓融了,即所謂「一三三一」了。「如止觀說」,止觀就是指智者大師的《摩訶止觀》,意思是說如《摩訶止觀》中所說,包含上面一諦即三諦共三層的意義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摩尼寶珠本身是體,也是用,即體即用,即用即體。就像圓教講的二諦,即真即俗,即俗即真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天臺教觀略說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