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大礙行(三)
●吳思飛老師講述
●潘玉鳳老師筆記

六、交情不求益我,情益我則虧失道義,虧道義必見人之非,察情有因,於情難強,情乃依緣,以弊交為資糧。

○標示徵起:

「交情不求益我」──交友不求友能利益我,給我好處。何以故?下文反明。


○反明病根:

「情益我,則虧失道義」,因為只求朋友給我利益,則有失「道義之交」,而成利害之交矣!


○詳列病症:

一旦「虧道義」,必「見人之非」,虧失道義,只求利、不求義,則朋友有一點不能滿足我之所求,必責怪朋友,只見人非,不見己非。


○出正義:

覺照「察情有因,於情難強,情乃依緣」──審察「友情」有其因緣,絲毫不能勉強,蓋雙方結多少緣,才培養多少情誼。情誼到何等程度,人家自然做到何等程度,不能強求人家,要給我多少好處。


○顯力用:

既不求利益之交,則「以弊交為資糧」,弊為利之反,朋友不能給我利益,反而連累我,而我給他利益,給他幫助,其實這是讓我賺到了「道義」,給了我「資糧」。

七、於人不求順適,人順適則內必自矜,內自矜必執我之是,悟人處世,觀人妄為,人但酬報,以逆人為園林。

○標示徵起:

「於人不求順適」,與人相處,或一個團體大眾會下,不求人皆對我好、順我心、適我意。何以故?下文反明。


○反明病根:

「人順適,則內必自矜」,到處吃得開,春風得意,自矜自滿。


○詳列病症:

如此「內自矜,必執我之是」,以為自己什麼都對,不用再反省改進了!其實孔子最讚蘧伯玉「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之非;乃至行年八十,而知七十九之非」,佛法則至「等覺」尚未全「是」也。


○出正義:

且若只求順適,則遇逆我之人,就難過了!故須覺照「悟人處世,觀人妄為,人但酬報」──要了悟人處世間,縱然他人妄作非為、對我無理,也是酬償業報,由宿世恩怨,招感今生順逆關係,絲毫由不得己,所謂「人在江湖(輪迴),身不由己(業力故)」。


○顯力用:

如是,則於逆我之人,毀謗、侮辱等,亦能坦然相處,故能「以逆人為園林」,園林指美好的環境,來成就我的道業。

【圖說】人順適則內自矜、執我為是,當學習蘧伯玉,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之非;乃至行年八十,而知七十九之非。
八、施德不求望報,德望報則意有所圖,意有圖必華名欲揚,明德無性,照德非常,德亦非實,以施德為棄屣。

○標示徵起:

「施德不求望報」──受恩慎勿忘,施恩則勿望報。何以故?下文反明。


○反明病根、詳列病症:

「德望報,則意有所圖」,有望報之心,則是意中有所圖求。若非求利即是求名,故云「意有圖必華名欲揚」。如是則為德不純,失去「陰德」之殊勝矣!


○出正義:

覺照「明德無性,照德非常,德亦非實」──「能施」、「所施」、「施物」,「三輪體空,無常無實」。


○顯力用:

如是覺照,則能「以施德為棄屣」,不吝惜、不著相,方為純淨無漏之德。

九、見利不求霑分,利霑分則癡心必動,癡心動必惡利毀己,世利本空,欲利生惱,利莫妄求,以利為富貴。

○標示徵起:

「見利不求霑分」──見利思義,勿想分一杯羹。何以故?下文反明。


○反明病根、詳列病症:

「利霑分,則癡心必動」,想分一杯,即是「癡心」動矣!無明貪心動矣!「癡心動,必惡利毀己」,不當之利,毀了自己。


○出正義:

覺照「世利本空,欲利生惱,利莫妄求」──世利緣生性空,貪利乃是生起熱惱、煩惱之根源,故不可妄求。


○顯力用:

如是,則能「以踈利為富貴」,踈即疏,疏遠世利,淡泊明志,少欲知足,才是真正的「富貴」。世間以老子最足最富,法界則佛最為富貴!

十、被抑不求申明,抑申明則人我未忘,存人我必怨恨滋生,受抑能忍,忍抑為謙,抑何傷我,以受抑為行門。

○標示徵起:

「被抑不求申明」──被壓抑、被冤枉、受委曲,不必求申明。何以故?下文反明。


○反明病根:

「抑申明,則人我未忘」,求申明,嚥不下這口氣,則是「人我」未忘,廣欽老和尚所云「修(培養)我相」也。眾生有我執、法執,著我相、法相,這是九界生死根源。尤其「我執(相)」是三界眾生煩惱障根源,亦是吾人會起煩惱、活不下去的原因;若能一日放下「我執」,不再照顧這個「我相」,將是何等輕鬆自在!如釋千斤重擔。

日常生活中,吾人處處保護「我」、照顧自己的「面子」。面子只是這張「皮」|撕下這張「皮」下面是什麼?人家說我好,就高興;說我不好,就難過;尤其被冤枉、受委屈,更覺難忍難過,活不下去,非去申明不可,總是把這個「我相」(這張皮)看得很重,保護得很緊。修行人也不例外,如是則全沒在修「行」,而是在修「我相」,培養「我相」。佛教吾人要看破放下的,吾人反而每天都在認真培養,還自以為在學佛修行,其實是在與佛唱反調!(道證法師在《毛毛蟲變蝴蝶.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》及《往生變枉死》中,有詳盡貼切的闡發!)

此亦淨業行人信願之試金石,若吾人仍然很在意別人對我之誤解、冤枉;很希望得到別人對我的肯定、尊重!那就是還很留戀娑婆,沒有真正想去極樂。真想去極樂世界,不需要別人的了解,因為阿彌陀佛一定了解我!


○詳列病症:

「存人我,必怨恨滋生」──既重我相,則這口氣難嚥,心中怨恨難平也。


○出正義:

覺照「受抑能忍,忍抑為謙」,受壓抑、枉曲能忍,正是謙德的表現。《易經》「地山謙」,如山被壓在地之下,正是「謙卦」之象。此卦「六爻皆吉」,無往而不吉利,為《易經》六十四卦最吉祥之事。故「抑何傷我」──正是成就我的謙德,受委曲有何關係?


○顯力用:

如是則能「以受抑為行門」,以受抑為修行妙門,受抑時正是修行時。

總 結

列舉十端,可以觸類旁通,應用無窮。總之「不怕障礙,歡迎障礙,感謝障礙」──以礙為師。歡喜過每一天,把握每一天修行!


(全文完)
【圖說】以疏利為富貴,疏遠世利,淡泊明志,少欲知足才是真正的「富貴」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十大礙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