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
勸願流通之三
●雪窗研學小組


【要解】
問:今發願但可云當生,何名今生?
答:……妙因妙果,不離一心。如稱兩頭,低昂時等。何俟娑婆報盡,方育珍池。只今信願持名,蓮萼光榮,金臺影現,便非娑婆界內人矣。極圓極頓,難議難思,唯有大智,方能諦信。

【研討】
問:為什麼「妙因妙果,不離一心」?
答:一心是指「現前一念心性」。我們以「現前一念心性」念佛,這是因。結的就是「現前一念所現的極樂世界」的果。為什麼我們現在念佛,就是極樂世界人民?因為萬法不離心識,一切唯心所現。
問:「妙因妙果,不離一心」,如何用見相二分來會通?
答:唯識四分,見分、相分、自證分、證自證分。一切世間都是由心所現,相分由見分夾帶而生。念佛的見分,現出的就是極樂世界的相分,如果念念念佛,心識的見分,就夾帶出極樂世界的相分,這就是妙因妙果。見分起的因,結出相分的果,總不離一心。
問:妙因妙果不離一心,這是因果同時(剎那名今),唯識講異時而熟(一期名今),為何有因果同時與因果不同時?
答:佛說法契合不同根器的眾生,對上根利器說法,直接講諸法實相。從本體看,就是因果同時;從心性看,就是一念相應一念生。對非上根利器的眾生,直接講本體聽不懂,就必須講現象。現象有變化,有變化就有因緣,須待因緣成熟,這就是因果不同時。就本體而言,因果同時,故曰「剎那名今」;就現象而言,因果不同時,故曰「一期名今」。
問:佛法為求易解,有時要用比喻,但要「法喻相合」,此處「如秤兩頭,低昂時等」,請問低、昂兩端各比喻什麼?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,那一端昂的時候,另外一端就會低?
答:《唯識論》云:「聖道現前,惑種必滅,如秤兩頭,低昂時等。」學佛過程中,如果能夠讓聖道時時現前,煩惱惑種就會滅除。何謂聖道現前?如平時在念佛做功課當中,貪瞋癡惑種就伏滅了。這就像以秤桿秤東西,一邊高則另一邊低,低昂同時。故佛法說「但有去翳法,別無與明法」,去除眼中的白膜,自然見到光明。
問:「只今信願持名,蓮萼光榮,金臺影現。」為什麼特指金臺?
答:念佛往生淨土,視各人念佛定功不同,往生時或坐銀臺、或坐金臺。蕅祖要淨土行人取法乎上,得現金臺。
問:一念相應一念生,念念相應念念生,就能夠「蓮萼光榮,金臺影現,便非娑婆界內人矣」,為什麼我們臨終的時候還要求佛菩薩來接引?
答:現在念佛,極樂世界的蓮苞就能長大,蓮萼光榮。但是斷氣後,第八識將被牽引投生各種去處。因為臨終時眾生念頭亂紛紛,不會只有極樂世界的念頭,所以要憑著往生極樂的堅定願力,才能與阿彌陀佛感應,蒙阿彌陀佛與聖眾接引,保證往生極樂世界。
問:淨土念佛法門極圓極頓,為什麼「一念相應一念佛」就是極圓極頓?
答:圓就是圓具、圓融、圓妙、圓足,故圓教是一心具三觀,一境具三諦。蕅祖在〈念佛即禪觀論〉云:「無論解與不解,而所持之名,當體無非一境三諦。能持之心,當體無非一心三觀。故曰:明珠投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,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一。」蕅祖的認證,對我們念佛有極大的信心,按照淨土法門,雖未必能理解其中微妙,只要有信心有願力的念佛,便是極圓極頓。
問:「極圓極頓,難議難思,唯有大智,方能諦信。」要到何程度才真相信?
答:萬法唯識之理,凡夫只能強信。即使是深通禪宗、經教的知識,以及聲聞緣覺,權位菩薩,仍有疑惑。要到第十回向,接近登地,快破無明時,才恍然大悟,原來萬法都不離心識,這時就可悟證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的真相了。故蕅祖說淨土法門是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」,證得佛果才相信妙因妙果同時,一念相應一念生,念念相應念念生。但淨土法門卻是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不能超出其外,五逆十惡也有分,上上根不能逾其閫,下下根亦可臻其域。
【圖說】《唯識論》云:聖道現前,惑種必滅,如秤兩頭,低昂時等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勸願流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