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生論講錄(二十)
●簡智果講述 ●玉瑛 淨業整理

【圖說】菩薩以正直心建立淨土,故正直心的眾生,即得往生到菩薩成就的淨土。
【正道大慈悲,出世善根生】

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相,依「出世善根功德」為因而生。「出世善根」在佛教其他經論中,也稱為「勝出世間善根」。何以故?因為若只說「出世善根」,那麼聲聞、緣覺二乘人所修之正道,四諦法、十二因緣法,也可以叫「出世善根」,也是出世間、了生死的教法。

但今頌文所說「出世善根」並不是指二乘法,而是指菩薩法,也就是成佛之法。這種善根最為清淨、殊勝,超過二乘教法之上,所以在其他經論,亦稱之為「出出世善法功能」。所以別名有二:一為勝出世間善根,一為出出世善法功能。「功能」,種子也,因為種子有能生之功能故,能生出出世間善果──「佛果」之功德。

或問:頌文「出世善根」所指為何?即是指上一句頌文的「正道大慈悲」。正道大慈悲,就是出世善根。所以頌文中,這三種「性功德」,也可歸納為一種,即「出世善根」。

如何修出世善根

既然「出世善根」是西方淨土生起的主要因素,若想往生到西方淨土,當然是要多修出世善根才能去。何以故?「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」之故。具有相同性質的東西,才能互相感應;志同道合之人,才能自然的結合在一起。如水向低處流,火往乾燥處燒,龍騰雲起,虎嘯風生,萬物都是各從其類。

《維摩詰經‧佛國品》記載,佛云:「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」。菩薩要度那一類眾生,就建立那一種佛土。茲舉例來說:「直心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不諂眾生,來生其國。」誠實、正直之心,是菩薩建立淨土的主要因素,當菩薩成佛時,十方世界之中,誠實、正直、不彎彎曲曲的眾生,就往生到菩薩所成就,與自己根性同一類型的佛土。

經上又說:「大乘心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大乘眾生,來生其國」。「布施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一切能捨眾生,來生其國」。「精進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勤修一切功德眾生,來生其國」。這叫「淨土行」。

總之,十方世界的眾生,若能與菩薩同願、同行、同心、同德,將來就能往生到菩薩成佛時所建立的佛土。

今也可以仿照《維摩詰經‧佛國品》「淨土行」的句型,曰:「出世善根是法藏菩薩淨土,法藏菩薩成佛時,勤修出世善根之眾生,來生其國。」出世善根是法藏菩薩建立西方淨土的因素,法藏菩薩成佛時,凡是勤修出世善根之眾生,必能往生到法藏菩薩所成就的佛土。

與彌陀同心同德

或問:法藏菩薩已經成佛,極樂世界也已經成就,學佛之人,要勤修什麼樣的善根,才能與法藏菩薩同願同行、同心同德,才能往生到法藏菩薩以出世善根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呢?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條大願,叫「念佛往生願」。這一條大願,自古以來,有「願王」之稱。這一條大願,是四十八願的核心,是四十八願的主體,故稱為「願王」。

大本《阿彌陀經》,道隱法師注解云:「此願(指第十八願)為正因願,餘願為欣慕願;若無此願,則餘願不可成;若無往生因,則餘願徒設。」第十八願是十方世界眾生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因。其餘的四十七條大願叫「欣慕願」,欣慕,就是歡喜、仰慕。亦是為了令十方世界的眾生,對西方極樂世界,生起歡喜、欣羨求生西方之心故,又建立其餘四十七大願。

第十八願,即開示往生西方的方法──念佛。念阿彌陀佛名號,則能往生西方。假若沒有第十八願的念佛往生願,那麼其餘四十七條大願,吾人都無法受用。因為第十八願是講往生西方的修因,若沒有往生的修因,那麼其餘四十七條大願,就都「形同虛設」。故唯有具備第十八大願,其餘四十七願條大願,才能具體落實在吾人身上。

法藏菩薩「第十八願」內容為何?經云:「設我得佛。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。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唯除五逆誹謗正法。」

法藏菩薩說,假設我將來成佛時,十方世界的眾生,不問男女老幼,不問貧富貴賤,不問士農工商,不問智慧、愚癡,只要聽到我的名號,以及我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種種功德莊嚴相,能發起至誠懇切、深信不疑、歡喜好樂之心,希望往生到我的世界來,那麼就要稱念我的名號。念多少呢?愈多愈妙!每天或三萬、五萬,或三千、五千,都不間斷。假若有人比較忙,至少每天只念十口氣,盡一口氣叫「一念」,念佛十口氣,叫「十念」,只要盡形壽信願堅固,每天念佛的功課不間斷,此人必定能往生到我的極樂世界!

由以上第十八條大願的內容,可知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莊嚴相,一方面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之功德所成就的,另一方面,也是十方世界的眾生,信願持名的淨業所招感的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至心念佛,與法藏菩薩同心同德,即得往生極樂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往生論講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