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
勸行流通之一
●雪窗研學小組

【經文】
舍利弗,如我今者,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。彼諸佛等,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,而作是言:釋迦牟尼佛,能為甚難希有之事,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,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中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為諸眾生,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
【要解】
諸佛功德智慧,雖皆平等,而施化則有難易。淨土成菩提易,濁世難。為淨土眾生說法易,為濁世眾生難。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,說頓法難。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,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。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,已自不易,說此無藉劬勞修證,但持名號,徑登不退,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,更為難中之難。故十方諸佛,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。
【圖說】在極樂淨土,可以常常見佛、聞法,不受輪迴,不落三惡道,故容易成菩提佛果。

【研討】
問:為什麼把這一段經文判為勸行流通?看經文和註解好像在說難信之法,不知如何和「行」來會通?
答:蕅祖云: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,示得菩提,以大智大悲,見此(看到此淨土法門)、行此(釋迦牟尼佛行此淨土法門)、說此(釋迦牟尼佛說此淨土法門),眾生何由稟此也哉(如何稟受奉行淨土法門)。」
這一段是證轉,怎麼證轉?釋迦牟尼佛說「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既然佛說成佛這麼難,就是告訴我們,只有依靠淨土法門,這就是勸「行」。第二,釋迦牟尼佛「見此、行此、說此」,以「行」來實現這個法門。第三,「歡喜信受,作禮而去」,就是在「行」這個法門。
問:蕅益大師為了強調在五濁惡世持名念佛的難處,所以用五層來分析,第一層「淨土成菩提易,濁世成菩提難」,請問學佛、成菩提需要那些條件?
答:《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》提出十項學佛能夠成佛所需的條件,常放於心,學佛才有用。淨土成菩提易,濁世難者,略說十種:

淨土常常見佛故易,濁世不常見佛故難。

淨土常常聞法故易,濁世不常聞法故難。

淨土上善俱會故易,濁世惡友牽纏故難。

淨土無有魔事故易,濁世群魔惱亂故難。

淨土不受輪迴故易,濁世輪迴不息故難。

淨土無三惡道故易,濁世惡趣難逃故難。

淨土勝緣助道故易,濁世塵緣障道故難。

淨土壽命無量故易,濁世壽命短促故難。

淨土圓證不退故易,濁世修行多退故難。

淨土一生成佛故易,濁世塵劫難成故難也。

問:此段經文:「如我今者,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」,玄奘大師譯為:「如我今者,稱揚讚歎無量壽佛 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佛土功德」。玄奘大師晚譯,一定看過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,為什麼稱讚對象會有不同的翻譯?何以有此不同?
答:蓮池大師《彌陀疏鈔》有分別其中不同:
  彌陀與諸佛同一法身,所以在稱讚阿彌陀佛就是在稱讚諸佛,稱讚諸佛就是稱讚阿彌陀佛。把這兩個合在一起,就是稱讚阿彌陀佛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。所以諸佛就含攝了阿彌陀佛(無量壽佛)。
  這一部經時時都在顯實相體,所以蕅祖在「辨體」時說「能讚所讚,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」,能讚的包括彌陀、釋迦、十方佛,所讚的也是彌陀、釋迦、十方佛,通通是真如實相之所顯。所以說諸佛、釋迦、彌陀同一法身,這就是在顯體。
  我們看到的相,是佛佛在互讚。這樣互讚有體、有相,功用就是要勸我們深信、發願,尤其在這一段勸我們力行。翻譯時沒有辦法把每一個角度都詮釋得很清楚,但是字裡行間、在不同的譯本當中,就可以看到這一部經的體相用。
問:「淨土成菩提易,濁世難。」在淨土中要修行成就,但沒有經歷過穢土中有情眾生的苦,有辦法斷塵沙惑嗎?
答:經文:「其土眾生,常以清旦,各以衣裓,盛眾妙華,供養他方十萬億佛,即以食時,還到本國,飯食經行。」供養他方十萬億佛,「不離彼土,常見十方」,既是聞法,又隨緣度彼方眾生,就在破塵沙惑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勸願流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