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臺教觀略說講記(六十六)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【圓教「詮因果六即」】
●六即之義

接著講(丙)表,六即之義。「六」,就是六個階位,「分因果事殊」,從因地一直到果地最後成佛,事相上都不一樣。「可免增上慢」,了解修證階位的淺深不同,就不會以凡濫聖,避免成了增上慢。

「即」,就是,因為體即中道實相,所以說就是中道法性。凡夫的地位是這樣,證到聖人也是這樣,都是中道法性。所以「顯凡聖理等」,來突顯從凡夫一直到成佛,所有的理性都是平等的。「可免生退屈」,因為我們都是未來佛,我們的佛性跟成佛的佛性一樣,所以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,這樣可以避免生退轉心、起屈下想。

六即的名相,是智者大師創立出來的。雖然是他創立出來,其實義理本來就蘊藏在諸經裡面。如《大般涅槃經》的「貧女寶藏」喻,這是說有一位家裡非常貧窮的女子,其實她家裡頭有很豐富的寶藏。

(一)「有藏」,祖先給她傳下來的,她不知道。後來她的長輩看到她這麼窮,跟她說:你何必過這樣的生活呢?你很有財富的啦!首先指點她,你的祖先將寶藏埋在土地裡面,你去挖就有。雖然當初不知道有寶藏,但寶藏還是一直埋藏在家裡,她是個有大財產的人,這是比喻「理即」。

(二)「人指」,經過他人指點,知道自己家裡頭有寶藏,這是比喻「名字即」。

(三)「耘掘」,接著她就準備去開採了,先把旁邊的雜草、污穢的東西除掉,再開始挖地了,這就是比喻「觀行即」。

(四)「得近」,慢慢挖,一步一步挖,漸漸接近寶藏,就要挖到寶藏了,這就是比喻「相似即」。

(五)「藏開」,把寶藏挖開了,一部分一部分的拿出來,這就是比喻「分證即」。

(六)「取用」,全部拿出來以後,就可以隨意花用,做各種用途,或是應付自己的生活,或是救濟鄰居百姓,這就是比喻「究竟即」。

這是譬喻眾生都有如來藏,有中道佛性,但是必得要佛菩薩等善知識跟我們講,我們每個人都有如來藏,再慢慢開始如法的修持。修持就慢慢有道了,最後就可以破無明、證法身。證了法身,就可以隨緣而現報身、化身,去廣度群生,就等於可以隨意「取用」。

如果再拿《起信論》中所講的,有本覺、有始覺、有究竟覺來對照。在始覺裡面,又分凡夫的「覺、不覺」,二乘三賢的「相似覺」,以及登地以上的「隨分覺」。凡夫的「覺」,指已能止惡業;凡夫的不覺,指尚未覺煩惱。這就相當於「名字即」及「觀行即」。這樣一對照、一印證,就知道智者大師建立的六即位,確實是相當有經論的根據的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貧女家有寶藏,比喻眾生皆有佛性,經人指點,挖掘、啟用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天臺教觀略說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