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家庭好修行】
在親子互動所引發的
情緒中練習放下
●吳孟昌

【圖說】面對孩子某些言行,情緒會像一陣助燃的狂風,即刻在內心形成燎原的野火。

在跟孩子互動的時候,你經常會有情緒嗎?在情緒過去之後,你是否對於自己先前的「失控」,常有懊惱、後悔的感覺?

在親子互動、溝通的過程中,情緒常是許多父母難以跨越的關卡,因為它總是來得既猛又急,讓人防不勝防,走得又無聲無息,彷彿什麼也沒發生,就像颱風肆虐後的場景,徒留一片狼藉。

如果,你常在跟孩子互動的過程中被情緒絆住,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:這些情緒通常是怎麼來的?一般而言,情緒會被挑起,無非是孩子的言行,踩到了你的某些底線,比如:出言不遜、不守規矩、做事拖拉……等。當這些情境呈現在眼前時,情緒就會像一陣助燃的狂風,即刻在內心形成燎原的野火。面對內在的混亂,表現於外的應對也因此失了準頭,在理智斷線的情況下,言行也就失控了。

情緒既然這麼「迅猛」又難掌控,該怎麼面對、處理它呢?莫把前面提到的「底線」,拿來當成捍衛自己的盾牌,應是釜底抽薪的做法。這並不是不要有原則,而是要把孩子「不符期待」的表現,視為「正常」,就像日落月昇一樣,不論你高不高興、喜不喜歡,它每天都會發生。當你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孩子時,面對他不OK的言行或表現,就比較能回到現實情境裡,運用理智去應對和處理,而不會直接落入氣急敗壞的狀態,讓問題更難收拾。

每個人對於世界應該怎樣才算美好,都有自己主觀的定義與期待,但客觀的世界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定義或期待,而改變它運行的規律,如:日夜的交替、四季的遞嬗、潮汐的起落……,絕不會配合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有所變動。孩子的成長也一樣,我們對他有所期待,也對「怎樣才是好孩子」有自己的評判標準,但他絕不可能時時刻刻、分分秒秒,都在我們期望和設定的軌道上前行。當他脫軌時,你是要繼續把自己的「底線」搬出來,怒斥他破壞了你理想的美好世界?還是要卸下這個「保護盾」,勇敢面對這個預期之外的狀況,陪他在你不熟悉的路上走一段呢?

情緒的爆發,往往來自於內在深層的恐懼,而恐懼往往又與失去安全感緊密連結。為了抓住安全感,為了避免恐懼,我們會極力想要掌控外界發生的一切,包括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。試著想像一下,每天早上醒來,你都要求萬事萬物必須按照你的意志發展,否則就不稱心如意,這樣一來,會有什麼結果呢?世界還是如常運行,但你卻覺得舉步維艱,因為你的眼裡容不得一粒沙,所以前路處處佈滿情緒的地雷。

回到親子互動的情境裡,倘若今天孩子對你態度不佳,說了不得體的話,而你將之視為「踩到你的底線」,解讀為「不是一個有禮貌的乖孩子應有的表現」,你的情緒地雷馬上就會被引爆,憤怒、難過、挫敗……種種混亂的感受交纏,導致言行出現暴衝,此時和孩子的互動就會被情緒主導,而牽引到一個你根本不想去的境地。

反之,如果你能將孩子的「不當」言行,視為一種可能發生的情境,內在縱有情緒擾動,但你不會馬上被它牽著走。因為你接納它的發生,所以不會豎起保護自己安全感的盾牌,面對極具張力的場面,你會踩一下情緒的剎車,反問孩子:「你今天說話有點衝,發生了什麼事嗎?」或者,你會意識到此時不適合對話,而跟孩子坦白:「你講話的語氣、態度讓我不太舒服,我們待會兒再談。」

看得出這兩者的差別嗎?前者是向內縮,保護自己,避免恐懼,但讓情緒肆虐、延燒。後者是對外保持開放,接納變化,面對問題,情緒便因此退位,理智便有了發聲的空間。習慣讓情緒主導,表示內在非常用力於捍衛自己,這對於親子溝通無法產生正向的幫助,因為很難在彼此之間搭起連結的橋。若能在瞬息萬變的親子互動情境裡,視變化為生命的常態,並多多練習接納、放鬆、放下,如此一來,雖不能杜絕情緒的發生,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就不會變成你和孩子互動時的唯一發言人。

所以,下回和孩子「過招」時,記得提醒自己放鬆、放下,你會發現自己雖然還是有情緒,但它不會變成內在的超級颶風。你會讓它通過,並把注意力回到和孩子的互動上,在如實的接納裡,運用理智去處理問題、化解衝突。

【圖說】和孩子「過招」時,提醒自己放鬆、放下,雖然還是有情緒,但不會變成內在的超級颶風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扮演「父母」是不斷放下自我的修行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