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家庭好修行】
為親子關係增溫,
先在自己身上做功課
●吳孟昌

【圖說】如何讓孩子願意說出心裡話?
增溫的渴望

在探究親子關係的路上,「希望跟孩子的心更加靠近」是許多家長內在的渴望,而我也常在演講場合被問到:「如何讓孩子願意說出心裡話?」可見現代家長相當重視親子關係的「增溫」,不但期待自己是孩子的父母,也希望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朋友。

不過,這個問題似乎也暴露了:孩子要在父母面前說出心裡話,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每當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,我都會反問:「你平常跟孩子互動的狀況如何?」「在家中表達感受是被允許的嗎?」「你跟父母是無話不談的嗎?」倘若在家不常和孩子互動,家人之間也不習慣表達內在的感受,而自己過去在家庭中,也不曾把父母當作訴說心裡話的對象,那麼,「讓孩子願意說出心裡話」,就是一個虛幻的妄念,因為這只是自己對孩子的期待,但現實中並沒有讓它發生的條件。

敞開心房

在一次帶領工作坊的過程中,有位老師提及自己與父母的關係。由於父母忙於工作,體力與心力大多放在維持家計,因此她的成長歷程便缺少與父母的互動、連結。當她長大成人、結婚成家後,面對自己的孩子,或許是過去心中有所缺憾,便會常常鼓勵孩子跟她分享生活或學校發生的事,希望透過這個方式,讓親子關係更緊密。她雖然這樣要求孩子,但局限於本身的慣性,自己在家中卻仍然不習慣向家人敞開心房,許多感受或想法依舊習慣往肚裡吞。

我很好奇,她面對自己及與孩子應對之間,自己不習慣敞開心房,卻期待、要求孩子對她敞開,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?

她在言及自己逝世多年的母親時,忍不住哽咽哭泣。那一刻,我們所有人都靜靜地陪伴,直到她稍微平靜下來,才探問她剛剛內在經歷了什麼。她說:「沒想到媽媽過世這麼久了,我還是沒走出來,感覺在大家面前流淚,真是丟臉。」我說:「妳的眼淚充滿了對媽媽的愛與思念,碰觸到那分情感而自然流下眼淚時,我只覺得那是非常莊嚴的時刻。」

我問她:「往後再次碰觸到這分情感,可以允許自己真情流露嗎?」她點了點頭。我想,她的內在對於感受與表達愛,有非常深切的渴望,若能看見這分渴望,並且鬆動自己過去因為成長過程而自我限制的「規條」(表達感受與愛是不安全的),自我的內外才有機會達成一致,而非出現相互拉扯、矛盾的狀態。

在自己身上做功課

如果你想讓孩子說出心裡話,首先要回到自己身上做功課。你可以問問自己:「基於『想要理解並靠近孩子』的初衷,我可以接納彼此的感受和想法,在對話的時候自由流動嗎?」
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你就得有冒險的準備。這或許會衝撞到你過去和父母的相處模式,而導致你只想聽孩子說你想聽的。那些你可能不知如何接招的部分,因為讓你感到不安全或不悅,內在就會啟動防衛機制,透過情緒來展露、顯現。此時,你內在的不穩定也會啟動孩子的防衛系統,他會感覺到在你面前說某些話是不安全的,因此,為了「求生存」,他會選擇在你面前說該說的話,或者,乾脆不說。

所以,你的內在能多敞開,決定著孩子可以跟你靠多近。「如何讓孩子願意說出心裡話?」這個問題別人無法代你回答,你只需問問自己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要教,不要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