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著看第三十四表,詮六即佛,「六即」的定義,前面已介紹過,這裡直接談內容。因為有前面的教理鋪排,再來講六即佛的內容,就容易了解多了。
「理即佛者,不思議理性也」,前三教只能是「理即」,到圓教才能稱「理即佛」。圓教講的是不可思議的理性,就是指三諦圓妙的中道佛性。理性就是理體法性,指我們每一個人的如來藏。佛性在《起信論》叫做如來藏,雖然我們在凡夫地,但藏有如來的一切性德,所以叫做如來藏,如來藏也就是中道佛性。「如來之藏」是「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」。
別教也講不變隨緣,也講隨緣不變,但是不一樣。不變是一邊,隨緣是一邊。不變是指自性清淨心,非染非淨,在凡不減,在聖不增;隨緣是一性緣起,隨染淨緣而遍造十法界諸法,然自性清淨心並不就是法界諸法。
圓教則不如此,荊溪湛然大師在《金剛錍》上說:「真如是萬法,由隨緣故;萬法是真如,由不變故。」可見湛然大師借用了《起信論》不變隨緣的成語,而講法大不相同。
(甲)「圓中佛性」,圓教所講的不思議理性,就是圓中佛性,他是「不變隨緣」,不變而隨緣,所以是全理性成就事相,也就是全理成事。又「隨緣不變」,隨緣而不變,所以是全事相當體即是理性。所有這宇宙萬法,都是我們的如來藏整體隨緣變現出來,所以這一切法,體即如來藏,這叫做「全事即理」。三千諸法是「俱體俱用」,同時也是本體,同時也是作用,是體用不二。
因為全事相都是理性,所以「隨拈一法」,隨便舉一個法,如舉這個毛巾,「無非法界」,當體即是如來藏,當體就是法界,法界就是盡虛空遍法界。因為它的體也是如來藏,如來藏是盡虛空遍法界,所以沒有一法在如來藏之外。
這個包括眾生法,眾生法每一個法都是這樣;成佛以後,所有的一切法也是如此;還有我們的心法也是如此。心法、佛法、眾生法,「三無差別」,都是法界。這是我們天然的性德,「在凡不減,在聖不增」。在凡夫也沒有減少一絲絲,因為隨緣而不變。將來成佛,究竟即佛,也沒有增加那麼一點點。這個就是我們的天然性德,人人本具,個個不無。
這個道理,現在學科學的也可以知道一點點了。科學界探討宇宙的緣起,現在有一個被公認的理論,叫做「全息理論」,是說在一個最基本的微細粒子當中,就有宇宙全體的所有的信息,都包括在這粒子裡面。在科學界就運用3D的照相技術,來印證這個理論。譬如拿著我們的照片,你把它撕掉一半,另外一半在這樣一個科學儀器之下,它卻可呈現完整的照片出來;再把它撕成四分之一,拿這四分之一,在這樣精密儀器之下,也能夠完整呈現;甚至撕到最後一小片,已不能再撕了,還是可以呈現全照片,這個叫做全息理論。以現代科學的全息理論,就可以來印證佛家所講的「隨拈一法,無非法界」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