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偉大史家司馬遷】
孔子世家.二
●王令樾

【圖說】孔子與齊國太師談論音樂,因為《韶》樂盛美,竟聞古樂三個月,忘乎食肉的滋味!
孔子與齊景公

魯國弱小,常受各國侵犯。魯昭公二十年,孔子約三十歲,齊景公和晏嬰來魯國,景公問孔子,以前秦穆公國小又在偏僻之地,為何能稱霸?

孔子回答:「秦國雖小但志向遠大,地方偏僻但行事中正。起用五羖大夫百里奚,授予大夫爵位,和他談論三天,就把國家政事交給他,以此看來,秦國稱王天下都可以,稱霸算是小事了。」景公聽了甚覺有理而很高興。

三月不知肉味

孔子三十五歲那年,魯國內亂。孔子到齊國,做齊卿高昭子的家臣。(家臣指各國卿大夫的臣屬,卿大夫家的總管稱為「宰」,宰下又有各種官職,總稱為家臣。)孔子想要由此與齊景公交往,以實行自己的仁政理念。孔子與齊國太師談論音樂,聽到古代的《韶》樂而專心學習,因其盛美,竟然聞古樂三個月之久,忘了食肉的滋味,齊國人稱道此事。

此表示孔子專注於古代音樂,因為禮與樂是國政治理重大方針,古樂不存續,則人文教化、音樂制度也就喪失了。可惜平庸的政治人物不明白這道理,才會出現春秋 戰國交相爭戰,謀利奪國,而禮樂崩頹,聖人大道因此不傳。

齊景公問政

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,孔子提出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之說,也就是由君至民,皆恪守倫常,各盡本分。

景公稱讚甚好,明白治國不能只求致富,縱然有糧食,若君不像君,臣不似臣,大家隨心所欲,道德淪喪,社會縱欲為亂,又怎能安然的生活。換言之,繁榮經濟,要先求生民安定。

另日,景公又向孔子問為政之道,孔子說為政在於節約財物。景公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賞孔子。晏嬰進言說:「這些儒者能言善辯而無法用法度來規範,高傲自大自以為是,很難任用作自己的屬下。他們重視喪禮,極盡哀情,破費財產厚葬亡者,不可將此形成習俗。他們四處遊說求職,不可用以治理國家。自從文、武、周公等聖賢去世,周朝王室衰落,禮樂殘缺有段時間。如今孔子講究禮儀規範,訂立進退、尊卑等繁瑣禮節,連續幾代也學習不完,終其一生都不能窮究其禮。國君打算用這個來改造齊國的習俗,這可不是教導人民的好辦法。」

此後景公仍然尊敬地接見孔子,但不再問禮。景公說:「待你要像魯國對季氏上卿的禮節,我很難做到。」於是就用介於季氏上卿和孟氏下卿之間的禮儀接待孔子。孔子聽說齊國大夫有意謀害於己,又景公也自稱老了,不能再用孔子,孔子就返回魯國。

孔、晏歧異

晏嬰的說辭,相似於司馬談對儒家的批評。更重要的是齊、魯兩國文化不同。孔子尊周朝禮樂教化,晏嬰則視為繁文縟節,這是因為齊國從姜太公立國開始,就講求發展經濟以使國富軍強。故管仲作相國後,即以此治國,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,輔助齊桓公成就春秋稱霸的功績。晏嬰為齊相後,主政依舊守此國風。

齊國雖稷下學術風行,但儒家思想並未獨尊,孔子重禮,但禮義道德的功效雖能長遠,卻是緩慢、逐漸的呈現,故無法受到重視。春秋 戰國時期的諸侯國,相互攻伐的原因,就在於皆求快速壯大,因而不重視禮義道德的行事準則。

孔子提出王道治國,王道指的是遵循堯、舜以來,三代聖王的治理之道,即仁政禮制、倫常綱紀,建立政治的倫理法則,在政治中重視道德性。可惜春秋 戰國以降,難逢明君賢相,這王道就不易實行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孔子尊周朝禮樂教化,晏嬰則視為繁文縟節,向齊景公進言而不再重用孔子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孔子世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