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簡說(二一四):子罕篇.第六章
●子圓


  子罕第九

太宰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聖者與!何其多能也?」子貢曰:「固天縱之將聖,又多能也。」子聞之曰:「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!」
●圖:宜倫

有位太宰問子貢:「孔夫子是聖人吧!為何他有這麼多才能呢?」子貢答說:「因上天沒有限制,放任夫子成為大聖,另外又加上多才能呀!」孔子聽到太宰的讚美,說:「太宰了解我嗎?我年少時身分卑賤,所以學會很多才能,這些都是小事。君子需要多才能嗎?不在多才能呀!」

「太宰問於子貢曰」,「太宰」,大夫的官名,相當於宰相的職務,究竟指那一國的太宰,很難確定。「子貢」,孔門言語科的大哲,對老師孔子觀察深刻,有很高的領悟力。

「夫子聖者與!何其多能也?」太宰誤解聖人要多才多藝,其實「多能」與「聖人」是兩回事,不可混為一談。

「子貢曰:『固天縱之將聖,又多能也。』」「固」,同「故」,原因。「縱」,放開不限量。「將」,大。孔子是位大聖人,又加上多才能,因上天不加限制,讓孔夫子在聖德及多才能兩方面都能有所成就。子貢能分辨聖人和多才能的不同。

「子聞之曰:『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!』」「賤」,卑下。「鄙事」是郊野人所辦的事,與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相比,就是小事,所以孔子把自己多才能叫做「鄙事」而已。「君子」,德學兼具的人,孔子不敢自稱聖人,謙稱學為君子,其實聖人正是從君子學起。君子要志於修齊治平之大道,能安己安人安天下,並不以多才能為必備條件。孔子恐怕大家偏學多能,反而忘失君子之道。

北宋皇帝宋徽宗,是詩文書畫才華橫溢的君王,他利用國家的力量推動書畫藝術,廣泛收集名畫字帖,編纂《宣和書譜》、《宣和畫譜》等書籍,為中國美術留下寶貴資料。他自己樂在其中,花費大部分的時間,創作出有名的「瘦金體」書法,出類拔萃,獨樹一格。

但是徽宗治國反覆多變,倚重奸佞的蔡京為宰相。蔡京為了剷除異己,立了「元祐黨人碑」,將政敵一網打盡,壯大自己的勢力,牢牢把持政權。蔡京擅長逢迎徽宗的喜好,助長奢侈淫逸,修建大花園,收集奇花異石、珍禽異獸,用船千里迢迢運至汴京,前後長達十年之久,真是勞民傷財。貪官汙吏也伺機橫征暴斂,榨取民脂民膏,導致民不聊生,怨聲載道。靖康二年,金人攻破汴京,將徽宗及欽宗兩位皇帝擄走北上,受盡羞辱,客死在東北的五國城。後人寫完這段歷史,擲筆感嘆說:「宋徽宗諸事皆能,獨不能為君耳!」徽宗仗著私智小慧,玩物喪志,忘失了為君之道。

學習本章要注重「志於道」,力行孝弟忠信,建立良好的人格,成為修己安人的君子,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!




【前期連結】論語簡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