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臺教觀略說講記(七十)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【圓教「詮六即佛」】
名字即佛

再看第二「名字即佛」,《綱宗》云:「名字即佛者,聞解也。」名字即佛,就是對於三諦圓融的天然性德的道理,已經聽聞了、解悟了。「了知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」,一個色塵、一個香塵,無不是中道實相。而這個中道實相裡面具足一切法,有什麼法呢?「理具事造,兩重三千」,有理具三千、有事造三千。甚至於最小的一法,如當前第六意識所起最微細的這一念心,「同居一念」,兩重三千也同居在這一念之中。「如一念」,像這樣一個念頭是如此,「一切諸念亦復如是」,其他一切的念頭,也都是如此。「如心法」,念是「心法」,心法是如此。「一切佛法,及眾生法,亦復如是」,成佛的法界諸法,乃至於九法界的眾生法,也都是如此,都是具足「理具事造,兩重三千」。

如(乙)表,「一念三千」。先根據《華嚴》的講法,所有一切的眾生,都離不開十法界,有四聖法界、六凡法界。「十界各具十法界」,就是百法界了。而每一界裡頭,又根據《法華經》說「十如是」:即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,乃至於如是本末究竟等,從十個方面來分析它。

「相」就是相貌,十法界中,人是人的相貌、豬是豬的相貌。「性」就是性分,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個性,人有人的個性,豬有豬的個性,都不一樣。「體」就是體質,有的人偏寒、有的人偏熱。「力」就是力用,每個人一生下來,天生我材必有用,各人有各人的力用。「作」是造作,每一個做的事情也都不一樣,有的人造作善,有的人造作惡。

「因」就是習因,你過去生喜歡做善事,這一生也就偏向喜歡做善事,那就是好的習因。「緣」是助緣,有各種不同的助緣。「果」是習果,因為有習因,所產生的善得到善果,所謂等流果那就是習果。「報」是果報,這是講異熟果,譬如說我們是持五戒的善因,所以得到人身,人的身體是不善不惡,不分善惡的,這是個異熟果,那就是果報。至於你天生有攸好德,過去喜歡做善事情,就得到這樣的攸好德,那是屬於習果,不是那個報。還有「本末究竟等」,第一個相是本,最後一個報是末,從本到末,都是同中道實相,一個理體,平等無二,所以叫做「等」。

再根據《大智度論》,提出有三個世間。「五陰實法」,指我們的身體,是五陰實在的法組成的,這叫做五陰實法。組合之後,有人叫張三、有人叫李四,這是「眾生假名」。而五陰和眾生,都屬正報。「國土依報」,另外用來資生的各種生活資源,就是國土依報。以上三者,相乘起來,就是所謂三千性相諸法。這三千諸法,也就全部概括了全體法界的法,而就在我們現前一念心中,就具足這三千諸法。

再說,存在理性裡面有「理具三千」,另外顯現到外面事相上的有「事造三千」。天臺講「一念三千」,是說在微細的一念裡頭,同時就具足這兩重三千諸法。而心法是如此,佛法也是如此,眾生法也是如此,這個叫做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。圓教就是在一念三千的道理上面,立住基礎。

清朝性權法師在《四教儀註彙補》上說:「所以論十如十界三世間者」,他講為什麼智者大師要用「十如、十界、三世間」來論圓教呢?「以不談三諦,顯理不盡」,如果不談「真、俗、中」三諦的話,真理就沒辦法講得徹底;「不明十界,攝事不周」,如果不說明十法界的話,收攝事相就不夠周延;「若非十如,因果不具」,如果不進一步分析十如是的話,因緣果報就沒辦法完整的具足;「無三世間,依正不備」,五陰實法、眾生假名是正報,國土是依報,如果沒有談三世間,對於依報、正報就說得不夠完備。因為這樣的關係,所以將「十如是」、「十法界」、「三世間」,統整起來論三千諸法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我們現前一念心中,就具足這三千諸法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天臺教觀略說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