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道之主
●治煩


憂者所以為昌也,喜者所以為亡也。(《列子》)

春秋時,晉國上卿趙襄子,任命新稚狗大夫攻伐翟國。新稚狗打了勝仗,並取得翟國的左人、中人兩座城,新稚狗派傳令送回捷報。

傳令到時,趙襄子正要吃飯,聽到訊息後,反而面色凝重,吃不下飯。左右的僚屬不明,便說:「一個上午就攻下了翟國兩座城,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,卻反而憂慮,這是為什麼呢?」

趙襄子說:「暴漲的江河,大概三日就能消退。傾盆大雨,最多一個上午,就會停歇。烈日在中天,只是短暫的瞬間。我趙家所積的道德並未厚實,而今一日之間,竟攻克兩城,難道是警告趙家,將要衰敗亡家了嗎?」

孔子聽聞此事之後,說:「趙氏將來會昌盛!因為憂患使人感到不足,必會謹慎,辦成大事。得意則心驕歡喜,容易誤判,終至失敗。而趙襄子能戒慎恐懼,常自覺德行不足。

軍事作戰有勝有負,無常不定,最難得是維持優勢的實力。賢明的君主明白這個道理,不會因為幾場勝仗,便喜形於色,所以能保持不敗,造福延續後人。

齊、楚、吳、越各國,都曾因打勝仗,最終皆告失敗,就是不明白以德服人,如何保有常勝的道理。一個有道德,能內自省察的君主,必然不會自取敗亡。」

孔子雖然能舉起城門上厚重的門閂,卻不是以力大而聞名於世。墨子幫宋國建設防禦,阻擋楚國的進攻,最後使公輸般知難而退,墨子不居功,更不願以軍事能力傲示於人。一個善於保持勝利者,多「以強為弱」,不會輕易顯露本身的實力。

(見《列子•說符篇》)
【圖說】趙襄子,聽說趙軍一天攻下兩城,反而面色凝重,吃不下飯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因果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