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臺教觀略說講記(七十一)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【圓教「詮六即」】
  觀行即佛

接著看第三十五表,第三「觀行即佛」。《綱宗》云:「觀行即佛者,五品外凡位也。」觀行即佛,就是講《法華經》的五品弟子位。這是屬於外凡,因為他還沒斷惑,同時也還心遊理外。

●觀行即佛(觀行五品)

哪五品呢?「一隨喜、二讀誦、三講說、四兼行六度、五正行六度」。這五品弟子位是「圓伏五住煩惱」,把前四住見思惑,和最後一住根本無明惑,都伏住了。隋朝智者大師就是證到這個地位。證到這個地位,「與別十信齊」,跟別教修十種信心滿是一樣的。十種信心滿,就要入十住位了,因為十信位是伏惑,就「伏惑」上論與別教齊,但是從解行上論,別教那不能比,所以說圓教「而復大勝」,圓教五品弟子位大大地勝過別教的十信位。

下面分別介紹五品,如(甲)表。第一品叫隨喜,就是「念念隨順三諦的妙理」。經過「名字即佛」以後,已經大開圓解,這時所起的念頭都是在修一心三觀。對任何一切法,都是修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這叫隨喜,即念念隨順三諦妙理。智者大師特別提示,在這一切法當中,「去丈就尺」、「去尺就寸」,集中焦點,就吾人現前這一念心,來觀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。就在這一念心中修十法成乘,這也就是要內修三觀。另外,智者大師又開出一個五悔法門,因為在修理觀的當中,不免會有事相上的障礙,所以要加修五悔法門,即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回向、發願等等,來懺悔業障,幫忙修一心三觀,這是第一隨喜品。

第二品是讀誦,即進一步讀誦大乘經典,來幫助修一心三觀的理觀。為什麼讀誦大乘經典可以幫助理觀呢?因一切大乘經典的正體就是在講實相。經典是文字,但是文字裡頭所含的義理,就是實相。所以蕅益大師註解《彌陀經》,在「顯體」時說:「一切大乘皆以實相為體」,因此若是不講實相,未詮釋實相,就不是大乘經典。所以讀誦大乘經典,無形當中,字字句句都在喚醒我們的中道佛性,都在熏修本覺佛性。所以讀誦可以來幫助理觀。

第三品講說。自己懂得差不多以後,「將己所解,轉示於人」,在說法開導別人時,是利益對方,勸解對方,同時自己也得到大受用,因為這個功德是化歸自己。修功對人,但是德歸於己。所以在修一心三觀、十法成乘時的十種慧心,就能「三倍轉明」,到了講說品,內心明了,更增強三倍。

第四品是兼行六度,兼就是附帶。因為「正觀稍明」,修空假中三觀,已經明白得差不多了,但是有事有理,前面都只偏重在理觀上,事理必須要兼備。那麼事相要怎麼修呢?事是「傍兼利物」,傍也是附帶,附帶的就出來辦事情,修六度萬行,這也就是修福。所以修福也可以幫助理觀,所謂福至心靈,讓這理觀的十種慧心,更加的盛明。

第五品正行六度,「內觀已熟」,修理觀已經修得非常熟練了,「涉事無妨」,這時涉世去辦事,就不會被事相牽引妨礙,因為能夠事理相即。所謂「涉事不妨理,在理不隔事」,這個時候就可以正行六度、專行六度了,因為能夠全事即理。

在之前兼行六度時,仍以理觀為主。譬如說一天裡頭,可能三個小時、六個小時都在修理觀,再撥出一個小時出去涉世辦事看看。這樣一辦以後,心就亂了,感覺不行,趕快回來再修內觀。到了正行六度時,就放心了,可以出來多做事沒關係。

智者大師臨終,說他因領眾太早,所以只證到五品弟子位;又說如果沒有那麼早出去領眾辦事,或許就可以證到十信位。可見要能做到全事即理,並不那麼容易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讀誦大乘經典,無形中,字字句句都在喚醒我們的中道佛性,熏修本覺佛性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天臺教觀略說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