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
勸行流通之九
●雪窗研學小組


【經文】教主結歎
舍利弗,當知我於五濁惡世,行此難事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,是為甚難。
【要解】
若不深知其甚難,將謂更有別法,可出五濁,熢㶿宅裏,戲論紛然。唯深知其甚難,方肯死盡偷心,寶此一行。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,而深囑我等當知也。初普勸竟。

【研討】
問:「將謂更有別法,可出五濁」,「別法」所指為何?
答:《便蒙鈔》:「心中自謂:我更有別傳玄妙之法,可出五濁。」指淨土念佛法門以外的所有法門。
問:「熢㶿宅裏,戲論紛然」,「戲論」的定義是甚麼?
答:在燃燒的房子裡,凡非真能出離此屋之行,皆屬戲論。
  蕅益大師參過禪、拜過懺、念過咒,通達經律論三藏,揀擇過後,知「寶此一行」方能出離。
  蕅祖在《靈峰宗論》指出幾點「戲論」:
  一、「博而似雜,實全無所中也,戲論也。」博雜,各經各論都想研究,不專注。
  二、「律昧持犯源,唯事衣與缽。」學律僅知開遮持犯的條目,未能通達戒定慧三學一貫的源委,僅著重在表面功夫。
  三、「將機鋒轉語為茶飯」,學得幾句禪門機鋒轉語,當作茶餘飯後談論之資,卻不在心性上痛下功夫。
  《要解》也指出,研究《阿彌陀經》,若偏離經旨,也成戲論。如問:何故極樂在西方?諸方必有淨土,何偏讚西方?為何單緣西方極樂,何不遍緣法界?
  研究佛經,在循章摘句,通文達義後,卻不知探究佛經旨趣,也是戲論。
問:「唯深知其甚難」,「深知」是達何程度?
答:聞法「歡喜信受,作禮而去」,真信佛言,真解佛法,真行佛語之後,方深知出離三界甚難。
問:「唯深知其甚難」,「甚難」是難在哪裡?
答:一者,「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」,世尊在五濁惡世成佛。
  二者,「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」,世尊宣說眾生難信之淨土法門。
問:如何「死盡偷心」?
答:雪公在〈甲寅年靈山寺佛七開示〉云:「諸位修此法門不成功,則可斷言修其餘法門,皆不能成就。若離此法門,汝等能成就,吾即為大妄語,即入地獄。」學佛能如此抉擇,可說是死盡偷心,專修淨土。
問:有沒有「死盡偷心」,念佛是否有差別?
答:《要解》:「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寧不除罪,但不定往生。悠悠散善,難敵無始積罪故。」
  蓮池大師云:「若兼修者,墮偷心、歧路心,工夫哪得成片耶?」覺得念佛不大夠,還要兼著修別的,這就是偷心。用這種心念佛,則非一心一意,信心不純,如此念佛是不會成片的。
  三峰禪師〈淨土偈〉云:
  萬事不真悲末法,自家生死也相瞞;
  彌陀尚把偷心念,不肯真真拚一拚。
  末法眾生就是如此悲哀,凡事多是敷衍,不是真心的;連自己的生死大問題,也想瞞過人家的耳目,僅做做樣子。念一句阿彌陀佛,還是用偷心來念,不是真心為了了生死,只是為了瞞人耳目,不肯真實地拚一拚。
問:何謂「深囑我等」?為何用「囑」?
答:此段科判為「教主結歎」,整部經講完,總結叮嚀,深切地囑咐聽眾。
【圖說】在燃燒的房子裡,凡非真能出離此屋之行,皆屬戲論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──勸行流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