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鑑往知來】
司馬子魚宋襄公.上
●方璞


(宋.李唐《晉文公復國圖》局部)
【圖說】重耳(後之晉文公)出亡到宋,舉止有禮,又有賢士相輔,宋襄公贈送二十輛馬車。

話說公元前六五二年的冬天,宋桓公病重,太子茲父表示願意放棄繼承,再三請求桓公說:「庶兄目夷(字子魚)年長又仁愛,君父應該立他為繼承人才是。」桓公便將此事告訴目夷,並詢問其意願,目夷回答說:「太子連國之大位都能讓出來,要論仁愛,還有比太子更仁愛的嗎?況且廢嫡立庶,更是於禮不合。」為了躲避太子的讓賢,目夷便遠走他國。

隔年三月,宋桓公去世,茲父繼承王位,是為宋襄公。襄公請回目夷,任命他為左師,總理國政,把國家打理得井然有序。

勸勿用人祭

公元前六四一年三月,宋襄公在曹國南部會合諸侯,曹共公、滕宣公、邾文公前來赴會。由於滕宣公,去年沒有響應宋國出兵平定齊國內亂的號召,襄公要追究此事,便把滕宣公拘禁了起來,想藉此在諸侯中立威。

六月,宋、曹、邾三國,締結盟約。鄫國國君在盟約訂立之後,才匆匆趕來。宋襄公認為鄫子不夠恭敬,因此命邾文公拘捕鄫子,把他當作祭品,去祭祀東夷族信奉的睢水之神,以震攝東夷,使降附歸順。

擔任司馬的子魚,勸阻襄公說:「古時候六種牲畜(馬、牛、羊、犬、豕、雞),祭祀時不能互相替代,譬如該用馬,就不能替之以羊。小祭祀也不殺大牲口,君上怎麼敢用人來祭祀呢?祭祀的目的,是要造福於人,人民才是神的主人,用人當祭品,有什麼神會來享用?過去齊桓公拯救了魯、衛、邢三個快要滅亡的國家,使得諸侯歸順,仁人義士卻還認為桓公德行不足。如今君上在一次會盟上,就迫害了兩個國君,還要用一國之君來祭祀邪惡昏亂的鬼神,打算用這種方式謀求霸業,豈不太難了嗎?」

勸勿爭盟主

宋國開始強大後,襄公羨慕其他大國,有眾多的附庸國,也想召集諸侯會盟,希望從中能分到一些附庸國。魯國大夫臧孫辰聽聞此事後說:「讓自己的想法去隨順別人,確是可行;但想讓別人隨順自己的想法,就難以做到了。」

公元前六三九年春,宋襄公召集了齊國、楚國,在鹿上(今安徽省阜南縣)會盟,希望楚國把附庸國分給自己幾個,楚成王表面上答應了。這時,子魚提醒襄公說:「宋國是個小國,小國想要爭當盟主,這是禍事啊!難道宋國要自取滅亡了嗎?如果能晚一點遭禍就是萬幸了!」

這年秋天,宋襄公、楚成王、陳穆公、蔡庄侯、許僖公、曹共公,在宋國的盂(今河南睢縣)地會面。結果楚成王劫持了宋襄公,並且率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。到了冬天十二月,在薄地的盟會上,魯僖公出面調停,楚國才釋放了襄公。

勸兵車相會

當宋襄公與各國諸侯準備在盂地會面時,子魚就對襄公說:「國家的隱患恐怕就在這兒吧?君上的欲望太過頭了,這樣誰能忍受得了呢?臣擔心大禍就要臨頭了!」果然不出子魚所料,楚國不但劫持了宋襄公,還對宋國發起了攻擊。

根據《公羊傳》的記載:宋襄公與楚成王事先約定好在盂的會盟為「乘車之會」,也就是彼此都不帶士兵和武器,以示友好誠意。當時子魚就曾對襄公說:「楚國是蠻夷之邦,強橫又不講道義,請君上還是帶著士兵去赴會,以防有變吧!」

襄公回應道:「寡人已經和楚國約好不帶士兵,如今要寡人自食其言,背棄約定,這是絕對不行的。」堅持不帶兵赴會。

楚國果然不守誠信,預先安排了埋伏,宋襄公一抵達會場,就被楚國的伏兵劫持。這時襄公對著子魚喊道:「趕快回去守衛宋國吧!宋國是你的了!」

子魚逃回了宋國都城商丘,並加緊修繕防禦工事。楚成王隨後就押著襄公,率軍包圍了商丘,並對宋人喊話道:「你們如果不投降,我們就殺掉你們的國君!」

宋人回應說:「我們仰仗社稷神明的庇佑,已經有了新的國君了。」楚國知道即便殺了襄公,也仍然得不到宋國,只好撤軍。

但把襄公扣留在楚國,也沒什麼用處,於是楚成王在薄地的會盟上,賣了個順水人情給魯僖公,同意釋放襄公。襄公獲釋後,出走衛國。子魚派人對襄公說:「臣只是暫時替君上守衛國家,君上為什麼不回來呢?」同時間把襄公迎回了宋國。

【圖說】今山東濟寧,存有「宋賢目夷君墓」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鑑往知來:固守直道的李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