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鑑往知來】
司馬子魚宋襄公.下
●方璞

勸趁勢攻楚

公元前六三八年夏天,宋襄公出兵討伐親附楚國的鄭國。鄭國向楚國求援,於是楚成王派遣軍隊,直接攻打宋國。襄公聞訊,只好從鄭國撤軍,返回宋國。

十一月,宋、楚兩軍隔泓水(在今河南枳城縣北)對峙。宋軍在泓水北岸已經列好陣勢,而楚軍尚未完全渡河。這時子魚請襄公趕快趁機攻擊楚軍,襄公說:「不行!君子不趁人之危。」

等到楚軍已經渡過了泓水,但隊伍還紛亂未完成列陣。子魚又請求進攻楚軍,襄公說:「還不是進攻的時候。」一直等到楚軍列好了陣勢後,襄公才下令進攻。結果宋軍大敗,襄公大腿還負了傷,身邊的親兵護衛也全部戰死。

襄公戰敗回國後,國人都責怪他,襄公卻說:「古時候君子作戰,是以仁義為本。對受了傷的敵人,不窮追不捨,再次傷害。也不抓捕頭髮花白,上了年紀的老人。更不會憑藉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。寡人雖然是已亡國的商王朝的後人,但絕不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。」

子魚說:「君上根本不懂作戰。強大的敵人,因地勢險阻而成陣勢,這是上天在幫助我。我們主動阻截攻擊敵人,有何不可?況且眼前強大有力的人,都是我們的敵人,即使是年長老人,擒獲就擒獲了,還管什麼頭髮花白不花白?讓士兵明白在戰場上,退縮是種恥辱,並教授他們作戰的技能,為的就是鼓勵士兵奮勇向前,消滅敵人。那麼受傷卻沒死的敵人,為什麼不能給予二次殺傷?軍隊應該憑藉有利的時機去作戰,鳴金擊鼓是要助長聲勢,鼓舞士氣。既然要把握有利的時機,那麼進攻處於困境的敵人,自然是可以的。聲勢盛大,激起了士兵鬥志,攻擊尚未列好陣勢的敵人,當然也是可以的。」

隔年夏天,宋襄公腿傷發作,加劇惡化,最後不治而亡。

【圖說】有些史家,認為宋襄公「仁義誠信」。他因思念回歸衛國的母親,築臺望母。
(全文完)



【前期連結】鑑往知來:司馬子魚與宋襄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