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外漢
●若谷

【圖說】若悠悠蕩蕩念佛,不肯下功夫、長時修,終究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門外漢。

不知不覺,已走向(或是走過)人生之半。隨著年紀遞增,親近道場的頻率遞減;生活版圖擴大,道場所佔的比例卻愈來愈小了。如此走下去,要拿什麼來面對生死?

親近臺中蓮社已數十年。小時候很喜歡每個禮拜六晚上的啟蒙班返班,在昏黃的佛堂裡望著金光閃閃的佛菩薩,在小而溫馨的錄音室讀誦、吟唱;大學時期參加講座,在地藏殿裡薰陶著沉香、書香、法香,睡前在六吉樓、師姑寮、德明樓拼定課……。之後呢?

腦海中浮現出大學宿舍裡,那一排黃色書皮的佛書,像是鎮屋之寶,跟著我搬過一個又一個臨時住所,結果卻只是裝裝學佛的門面,門裡門外,兩個世界兩個人。出了社會,一帆風順的工作,讓我覺得「堪忍」,好像這個娑婆世界還過得去;複嶂暗流的情感,卻也讓我覺得「堪忍」,還可以的,撐下去,還可以的。搬回家的嶄新黃皮書束之高閣,在佛堂裡文風不動。

弔詭的是,對於染著的「苦」忍得下去,為何對於清淨的「法」卻無法安住呢?像是念佛的時候,佛念總不如妄念多,可是雪公說的是:「一念妄起十聲佛,妄念不如佛聲多;若非妄念剎那起,怎得佛號似穿梭。」怎麼會反其道而行?

略一省思不禁自嘲,對於念佛可稱得上入門了嗎?諺云:「一日不練手腳慢,兩日不練減一半,三日不練門外漢,四日不練瞪眼看。」即使曾經在「學佛一年」的集合裡,兩年、三年之後呢?捫心自問,便不言而喻了。

前日讀書會,老師談到念佛記數,印祖教導的十念法每天至少要練習一千遍。印祖云:「念一句佛,心知一句。念十句佛,心知十句。從一至十,從一至十,縱日念數萬,皆如是記。不但去妄,最能養神。」又云:「如是念,如是記,如是聽,決定心漸調伏。」如此在三、三、四的進程中,串聯淨念,愈是熟稔、沒有空隙,妄念便逐漸排除在外。

老師接著舉例,雪公教人寫書法:「選十字專攻,臨摹到完全相似,半年內不可更換。」這真的是苦功夫,更是定功夫啊!想換題目,往往是自以為是,或者自我逃避。阿彌陀佛的法帖就擺在那邊,自己不臨不摹,但捧帖本而想一蹴即就,終究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門外漢。

想一想,真的挺可怕的。對於世間法的升學、考試、工作種種里程碑,總是認命的不喜歡也照做、喜歡的更投入,然而,再怎麼樣也不過是繞著三界的大操場切換六道,沒有終點。對於真能超脫的淨土法門,卻在門外悠悠蕩蕩徘徊,不肯下功夫、長時修,到最後仍是娑婆圈內人,豈不枉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