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倫采風
●編者

燈籠

燈籠,起因於佛在世時,見比丘夏天燃燈,容易損傷小蟲,佛說:「應作燈籠。」佛教比丘,以薄竹片編織為籠,燈明而有遮障。若無竹片,可用岩石結晶的雲母片,這更不易獲得。也可請陶瓦師製成燈籠形,多穿小孔,做成百目瓶。若有小蟲從孔目穿入,應以紙絹等薄物掩蓋。

愛讀書的領導者

領導美國贏得二戰的杜魯門總統,說:「不是每位閱讀者都能成為領導者,但領導者一定熱愛閱讀。」的確,愛讀書的領導者不勝枚舉。美國《財星》雜誌,統計五百大企業的執行長,再忙再累都不會犧牲閱讀時間。他們不只讀新聞、逛網路和看財報,還有計畫閱讀主題書籍,以精進深度知識。(見〈學CEO用簡單6步驟,快速挑出書中菁華〉)

不錄當代人作品

梁朝蕭統,編《昭明文選》,收錄七朝作品,共一百三十餘家。當代人的作品,一概不錄。南宋晁公武對蕭統此創例,說:「其人既往,而後其文克定」,當代人過往後,他的文章才能論定。一者當代作品未經論定,二為避恩怨嫌疑,所以不宜妄加褒貶。(見《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》)

恭勤作役

雪公說,《華嚴經》云:「乃至以身,恭勤作役,心無所悔。是名:內外施。」現今的公務員、教職員、店員,可以學此。恭是不茍且,須徹底實行,如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?」擔任的事情,必須勤懇而為之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明倫采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