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.二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
    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教材有三部分

教材共分三部分:

第一部分: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的本文。本文前後共二百四十四字,比平常讀誦的《般若心經》二百六十字來說,算是較短的,所以最好讀熟,背誦起來。

第二部分:蕅益大師《楞嚴文句》,有關《念佛圓通章》的所有注解,特別標明叫作「釋義」,「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釋義」。釋義不是蕅益大師自己取的,是我們取的。因為蕅益大師撰寫《教觀綱宗》,逐句逐段解釋,他稱為「教觀綱宗釋義」,所以我們也仿照,把蕅益大師有關《念佛圓通章》這一段稱為「釋義」。

第三部分:「講述備覽」,共有五個表,這是為了方便講解本文,講解經文、蕅益大師的文句,特別編列此五表。

下面開始進入研究內容,先看「講述備覽」第一張:

《楞嚴》經題簡介

甲、經題:先解釋這一部經的經題。題目分成「甲、經題」、「乙、章題」。章題,就是《念佛圓通章》的題目。

研究佛經需先研究題目,題目的重要性等於這一部經的綱領。「綱」是「廣大的繩子」,所以古德云:「提綱則眾目張」;「領」是「衣服的衣領」,「挈領則襟袖至」。所以題目等於一部經的「眼目」一樣。

我們一個人全副精神集中在兩個眼睛上面,所以孟子說,要認識一個人,就看他的兩個眼珠子。「胸中正則眸子瞭焉」,這個人胸中心念都一派正氣凜然,那他兩個眼睛一定很明亮;反過來說,「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」,「眊」是「昏昏暗暗」。我們研究經題,就能掌握這一部經的精髓所在。

先看《楞嚴經》經題。《楞嚴經》是般剌密諦翻譯,另外一部《首楞嚴三昧經》則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,這兩部經不一樣,所以括弧裡說「有別於鳩師所譯的首楞嚴三昧經」,名字類似,其實是兩部完全不一樣的經典,不是同本異譯,不是同一個梵文經本由不同人翻譯,而是截然不同的兩部經。

詳細的題目名字很長,分段落講。「大佛頂」,三個字一個層次;「如來密因」,這是第二個層次;「修證了義」,第三個層次;「諸菩薩萬行(ㄏㄥˋ)」,一般讀諸菩薩萬行(ㄒㄧㄥˊ),因為他行有所成,就果地上講是菩薩萬行(ㄏㄥˋ);最後,「首楞嚴經」。

大佛頂

這一部經最主要是第一個字「大」。這個大字,指的是眾生現前這一念心,佛法完全講「心法」,眾生現前這一念心,盡虛空遍法界,一切法、山河大地等等,都是從心所變現出來,「萬法唯心造」。有哪一個事情不是心所變造的呢?所以馬鳴菩薩造《大乘起信論》,宗百部的大乘經典,主要也在講這個大,《楞嚴經》就在這百部大乘經典當中。懂得這個「大」,這部經就能通達。

「佛頂」是比喻,比喻這個「大」。大是眾生的心,心是一切法的本體,而這一個法體,非常殊勝,比喻佛的頂、肉髻。佛有三十二相,第三十二相就叫「無見頂相」,就是肉髻相,佛的頂上長的一塊紅紅的肉髻,經教上講:「如春山日出」,春天的山,太陽剛剛冒出來的樣子。肉髻相為什麼又稱為無見頂相?因為肉髻上面螺旋紋,任何人看不到,如釋迦牟尼佛剛誕生,是為悉達多太子,就已具備無見頂相。

那時東方世界有一位應持菩薩,聽到釋迦牟尼佛誕生,想來看看,還是嬰兒的佛,無見頂的螺旋紋是什麼情形。要比釋迦牟尼高才能往下看,所以應持菩薩不斷變化自己的身高,而悉達多太子的無見頂相也不斷升高,應持菩薩都沒辦法看到。比喻非常的殊勝、尊貴。

所有萬法,「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」。眾生這一念心,一般凡夫從來不認識它,這一念心是藏著如來,它有佛性,這佛性就叫做「如來藏」,因為它含藏著如來。所以《涅槃經》說:「眾生皆有佛性,有佛性者,皆堪成佛。」所以在座諸位都是未來佛。

如來密因修證了義

因為有真如本性,只是迷了不認識它,這是良知良能,所以稱為「如來密因」。不知道,所以是祕密。因為還在因地,沒有把如來藏的良知良能顯發出來,一旦接觸佛法,開始信、解、行、證,信了就起解起行,最後能夠證到,就叫作「修證了義」,了義就能夠徹底明白。經過修行證果,最後就徹底明白。

諸菩薩萬行

要如何修證呢?這裡包括「諸菩薩萬行」,包括菩薩道,自度、度他,是六度萬行的法門。在菩薩萬行、所有法門中,釋迦牟尼佛為阿難選擇一個最契合他、快速證果的方法,請在座二十五位修證有成的菩薩現身說法,說出他們的經驗,最後讓文殊菩薩替阿難尊者選擇耳根圓通,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。

菩薩六度萬行,都可修證到此大法。修六度萬行,主要是得定、開發智慧。

首楞嚴

「首楞嚴」,首楞嚴是梵語、印度話,翻成中文是「一切事究竟堅固」。什麼是一切事究竟堅固呢?就是「正定」,入了正定,即「三昧」,或者這一部經講的「三摩提」,都是正定的翻譯,得正定就堅固了。由這個定開發智慧,即通達一切法,就是智慧「圓通」,所以「首楞嚴」是「圓通」,「圓通」也是「首楞嚴」。首楞嚴就「定」講,圓通是偏重「慧」講。一切事得到究竟堅固、得到定慧,所有一切法,都可以入此法門。

我們能夠見聞覺知的「六根」,外面接觸的是「六塵」。六根即是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外面的境界,六塵即是「色聲香味觸法」。根塵可產生分別的識,就是「眼耳鼻舌身意」六識。六根、六塵、六識合起來為「十八界」。再加上「地水火風空見識」七大,全部加起來共二十五,這二十五法包括我們的「正報、依報」,所有一切法都歸納在裡面。二十五法中任何一個法,都可以修行得到「首楞嚴」,這就是為什麼佛在《楞嚴經》中講「二十五圓通」。有人問祖師:「什麼是佛法?」祖師反過來問他:「什麼不是佛法?」當你開悟,每一個事情都是佛法。

「略稱」,一般世俗稱《楞嚴經》,說《楞嚴經》很容易跟鳩摩羅什大師所翻的《首楞嚴三昧經》混淆,所以後人提出好幾種講法。這裡採取太虛大師的建議,略稱就取頭尾:「大佛頂首楞嚴經」。

一般講經題,不能這樣簡略的講,如智者大師講《妙法蓮華經》五個字,「九旬談妙」講了九十天,才把《妙法蓮華經》經題講完,這就是有名的「五重玄義」。「五重」,從五個角度分析經題。今日我們不是專門研究此《楞嚴經》,不必如此,但是蕅益大師的《楞嚴經》注解,《楞嚴玄義》就依照規矩,從「五重玄義」講起。

「五重」,其他可以略談,最後一個「判教相」很重要,這一部經是佛在哪一時期講的,講的道理淺深程度到哪裡?這一部經在三藏經典裡應當擺在哪個位子?就是所謂的「判教相」。知道這個才有原則,知道這部經要講淺或講深,很重要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佛為阿難選擇一個最契合他證果的方法,請二十五位菩薩現身說法,最後讓文殊菩薩替他選擇耳根圓通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.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