捧出心來與佛看
──明倫月刊發展座談會.上
●雪廬老人 講述
●直靜、淨業整理

【圖說】末法時期,最好的是道場,其次是香火場,再者是熱鬧場,最下是非場。
前言

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十九日,雪廬老人為《明倫月刊》的發展,召集論語班同學,闡述創辦《明倫月刊》的目標、原則,勉勵同學參與護持,後繼有人。雖然事隔多年,雪公的叮嚀、灼見、閱歷,未減清光照世人,歷久彌新,讀來如在目前。(編者案)


今天這座談會,專為《明倫月刊》的進行發展而辦。時間很短,說出辦法來就好了。但是光說出辦法來,各位同學不明瞭這個狀況,也沒法改良。幹甚麼事情原有一定目標,沒有目標的事情我們就不辦,辦無意義的事,說廢話,這都是用不著的。

唯學佛能了生死

各位同學都是來學佛的,這一句話很要緊,如論語班,也是挑學佛的人學《論語》。全球離不開宗教,這些宗教皆不徹底,最徹底是佛教。佛以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,佛教專為了生死,任何宗教沒有了生死。他認為是了生死,還是生死了不了,為什麼呢?他生了天,就是了生死了,這不是大錯誤嗎?人人皆有生死,多劫以來一直到這一生都不了,在六道裡頭就麻煩了。不研究佛學,任何宗教皆不曉得,佛法難聞在這「了生死」上頭。

學了佛的人,懂得了生死的也不多,一萬個人中為了生死的找不出十個來,大概都是為著人天福報。你看這些滿街燒香、磕頭跑廟的,不是求平安,就是求富貴,求生兒子。一提了生死,大家連聽都不聽。這一世不了,還是在輪迴裡頭,就算是生了天,一點用處都沒有。

就算是懂得了生死了,生死也了不了,必得斷見思惑。見思惑不斷,三界出不去。怎麼了生死呢?佛家講五乘方便,人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《法華經》上比喻三草二木一菩提,這三草二木只有一個菩提,佛家以菩提為根本,其餘的都不算菩提。

怎麼不算菩提?人、天談不到,證了羅漢也還不算菩提。人、天、聲聞這三個是三草:小草、中草、大草,聲聞羅漢是大草而已。二木的木,木質的草,那就高明了,不論是灌木或是常綠木。草是當年死,木就很永久的了。有大小二木,小木是緣覺辟支佛,大木是菩薩。能成大木,成菩薩的有幾個呢?所以比丘出了家,受了比丘戒,這是基本,還得受菩薩戒。

你自己聽聽,現今各地講演講的東西,看看有沒有說為了生死的?講的也是人天福報,人天福報多半是五欲六塵。出刊的佛教雜誌,看他的文章,有幾個講了生死?諸位要留心看,要認識。

臺中,我沒來之前,沒有講經的,也沒有道場。我學的甚麼宗都有,我一來臺中,就是講淨土宗。開頭就講了生死、成菩提,帶業往生必得乘願再來,當生了生死。這是難信之法,這是佛的境界。所以來臺中的同學,一學佛就是學了生死。

臺中學佛在了生死

大家別提「開示」兩個字,一談這個我就今天不能講話了,不了生死談甚麼開示?開示、悟入,是開佛知見,入佛知見。佛的知見沒有,一肚子的人天享受,那是邪知邪見,所以學佛要先斷見惑。若有了邪知邪見,三藏十二部念熟了也沒用處。你們要了生死,把這個「見惑」念一念,我們斷不了,我們伏住它就管用了。在臺中,不問人家的功夫怎麼樣,有學問的、沒學問的,男的、女的,老的、少的,一切都是為了生死,我們都走這個路子。

但是功夫在哪裡?就在自己修理去。現在是末法時期,道場裡要講道,有道才有道場。就算有道,有的甚麼道呢?有人說這裡有道,那是一貫道!知見還不正。那是甚麼場?現在,最好的是香火場,到那裏燒燒香、磕磕頭,這個有用處嗎?雖沒用處,也不作害啊!這是最好的。

再者是熱鬧場,吃吃喝喝熱鬧場,熱鬧場還是好的,今日之下熱鬧場都談不到了。現在簡而言之是是非場。你不參加團體,少出是非,在家裏安安分分的;參加團體生出來許多是非,男女混雜是免不了的。《華嚴經》說這是共業共感,我雖不學他,聽了他的話就得共業共受,他在內部起現行,一個就變若干種子。

呆板是守住規矩

我在臺中,有人嫌我太呆板,範圍太狹隘。我聽了很高興,我這個呆板是守住規矩,是守聖言量。說起人數來,人數雖多,皆是凡夫。你跟他說了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皆有過;「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,不改,說十遍也不改,永遠不改,有甚麼用處?這個永遠不改的人參加進來,就是害群之馬。我為保護大家,學「君子群而不黨」,為了愛護群體,害群之馬我解決他。

諸位都是我挑選出來的,不是你們都成了聖賢,而是你們都能改過。何以知道呢?從平素的動作,你們都在我的心裡。我不提是誰,你到某地,有人宣揚甚麼反對因果等等的,聽了回來,誰不以為然的,這個我都知道。這就是你心裡有了主意,自己能作主了,這就是正知正見。

拿菩薩心辦月刊

我們辦了月刊,我看了看這月刊,出乎我的意外。沒想到我們的文章比人家的雜誌,材料雖少得多,可是大小材料都有個對象,都是拿出菩薩心來,叫對方學好。甚至畫一個小畫,畫著動物甚麼的,就有若干人看了,落淚感動的就不殺生,這個力量大。大名師、大佛學家,沒有一個做得到這個的。

能把《法華經》從頭講到底,背到底,你說的好也沒用處,你有學問,你給眾生甚麼好處?不如我們這裡畫的小狗小貓,尤其是這個材料很難找。大名師都是為炫耀學問,很好的學問也比不了少正卯,少正卯是全能,甚麼罪沒有?孔子一上來先殺這害群之馬。

不了生死就變質

月刊這算有底子了。後浪推前浪,有生就有死,我今年九十五了,我還能再活三天兩天?我二十年前就預備、交代,我要退出來,看著大家能接過去。交出去之後,我看不到幾篇就變了質,那就不行。為什麼變了質?他們志不在了生死,懂得了生死就不會變質。

不是我吹大氣,你叫我做全球大總統,坐在那裡垂拱而治,不必辦事,一天給我一千美金,我也不幹。我給孔府管事,那時候的行政院長是孔祥熙,我要做官,只要行政院長一句話就行,我就是不幹。多少年了,我還是這個舊樣子,愛這個舊制,換了六朝我還是舊身,我也沒當六朝元老,人有人的骨頭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佛家講五乘方便:人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《法華經》比喻:三草二木一菩提。佛家以菩提為根本,其餘的都不算菩提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半生嘔瀝盡弘化 一志堅忍求西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