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報親恩
●三學

(南宋〈孝經圖卷〉)
【圖說】「學佛、懺悔、樹德」,以此功德回向過往的父母及累世恩親,久遠祖宗也能獲益。
世世盡孝,得親歡心,終不若不累其親之為愈矣。(清代周安士)

在《陰騭文廣義節錄》,周安士居士提出孝親之道,當如孔子所云「必也使無訟乎」,才算究竟。

世人報親恩,唯養身送死而已。親健在時,盡力孝養雙親色身,尤善者則知養父母之心。父母百年後,唯知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古人云:「孝子不忍死其親,正以吾親實未嘗死耳。」父母過往,孝子失怙,哀痛逾恆,若知至親神識實未嘗死,不過是換另一張皮,再輪迴不停。一旦知此實情,當父母過往,孝子必擔心至親神識不知流落何方,思及此處,怎能不痛哭流涕,無時或忘?

累劫以來的父母,人子所飲的母乳,灑在父母身上的大小便,牽累父母哭泣的淚水,多於大海水。此無量恩德如何報?豈是區區養身送死可以報於萬一的。佛說,假使為人子女,左肩擔著父,右肩擔著母,父母的大小便利,灑遍全身,也不能報答。即使用盡世間的珍饈,供養父母,經恆沙劫,也難以回報。生生世世盡孝得父母歡心,終究難以超過子女讓父母受累的辛苦。有形的物質孝養,所報親恩如蹄涔滴水而已,故周安士云:「佛門之所以報親者,必有道矣。」

欲報親恩,當如孔子所云:「聽訟猶人,必使無訟」,養身送死吾猶人也,必得使父母神識無輪迴之苦,方可謂究竟。人剛死時,神識昏迷,前途不見光明,舉目全無伴侶。七七日內,恐怖慞惶,痛苦無量,時時盼望陽世子孫能作福救拔。此刻,孝子兩目湧淚,若決江河,於親何益?任汝積衰麻成山,坐臥喪廬,於親何益?父母過往,孝子賢孫不但要「葬之以禮」,使父母的形骸得到最好的處所,更要使父母的神識得其所哉。今人只知在父母過世時附身附棺,必誠必信,遵禮成服,於父母神識,卻不知使安放在最妥適的處所,這豈是「盡孝之道」?

如何才算是孝親的究竟之道?周安士舉三個例子,一是「出家報父」,學佛修行了明生死,就能救拔親人神識於三惡道,轉投善道。次則如朱壽昌「修懺遇母」,虔心印送《水懺》,終能與失散多年的母親相遇。第三是「樹德資親」,如福建林承美因戒殺放生,廣修善事,將功德回向亡父,自己則科甲冠於全閩,且壽高九十六。「學佛、懺悔、樹德」,以此功德回向過往的父母及累世恩親,即使過往久遠也能獲益。道丕法師至誠誦念佛經,在遍地屍骨的戰場中,感得父骨,便是例證。

念佛若心不專一,雪廬老人示「悲心念」法。想到今世過往的父母,及多生輪迴六道的親人,他們終日活在血海淵深的苦中,今幸有一子得遇佛法,曉得學佛念佛,於往生淨土大有希望,因此終日盼望此子能生極樂,具足一切福慧神通道力之後,乘願再來,救如倒懸的父母。

一思及此,作課時,豈可不專注念佛?閑散時,豈可失去佛號?若不往生,會使多少累劫父母傷心絕望?唯有盡此一報身得生極樂,如此盡孝,方可謂「必也使無訟乎」。





【前期連結】這是一心不亂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