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鑑往知來】
齊國賢相晏嬰
●方璞

【圖說】晏嬰「卜鄰不卜宅」,選擇宅院,不要只看宅院如何,而是要看左右鄰居如何。

春秋時代,齊景公覺得宰相晏嬰的住宅太差了,想為他換座宅子,便對晏嬰說:「先生的住宅鄰近集市,低窪潮濕又狹小,還喧鬧嘈雜,塵土飛揚,實在不適合居住,寡人想給先生換個明亮寬敞,清靜乾爽的住處。」

不改舊宅

晏嬰推辭道:「臣的先人都是住在這裡,如今臣還沒有資格繼承先祖的事業,卻能住在這裡,對臣來說,已經夠奢侈的了。況且住家鄰近市集,隨時都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,很是方便,哪敢勞煩官府,為臣另建新宅呢?」

齊景公笑道:「先生住在集市附近,是否清楚物價的高低貴賤呢?」

晏嬰回答道:「臣既然貪圖鄰近集市的便利,又怎能不知道物價的高低貴賤呢?」

景公又問道:「那麼什麼東西昂貴?什麼東西便宜?」

當時齊景公治理下的齊國,刑罰繁重,時不時就有人觸法,被砍掉腿腳(刖刑)。因此集市上,就有假肢的出售。於是晏嬰回答道:「假肢的價錢昂貴,鞋子便宜。」

晏嬰這樣回答景公之後,在出使晉國,見到晉國賢臣叔向時,也談及此事。而景公也就因為晏嬰的這句話,減輕了刑罰。

有德的君子曾說過:「仁人的一句善言,足以加惠於百姓。」所以晏子的一句話,就讓齊景公減輕了刑罰。《詩經.巧言》也說:「君子如祉,亂庶遄已。」君子多行好事,禍亂就能很快的終止。說的就是這類事情吧!

之後晏子出使晉國,景公就趁機為他修建新的宅院,還拆毀了鄰近幾間民房。等到晏子回到齊國時,新宅早已完工。

晏子拜謝過齊景公後,就把新宅毀掉,重新恢復原先舊宅的樣貌,並且重建鄰居的房屋,把被迫搬走的鄰居們,都請了回來。對他們說:「有句俗諺:『非宅是卜,唯鄰是卜。』選擇宅院,不要只看宅院如何,而是要看左右鄰居如何。你們早就選好了鄰居,若是違背了先前的選擇,就會不吉利。君子不會觸犯違背禮法的事,小人也不會干犯不吉利的事,這是古來的成規舊例,我怎敢違背呢?」最終,晏嬰恢復了他的舊宅。

齊景公起初並不同意晏嬰恢復舊宅。於是晏嬰通過陳桓子(齊景公姐夫)居中協調,向景公懇求,齊景公才終於點頭應允。

勸行仁政

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,字仲,諡平,人稱晏平仲。他身材短小,但機敏善辯,先後輔佐靈公、莊公、景公三位國君,時間長達五十餘年,是春秋後期重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外交家。

齊景公年少即位,據史書記載,景公「好治宮室,聚狗馬」,生活奢侈,縱情享樂,對百姓則是厚賦重刑,完全無視人民疾苦。孔子就曾這樣批評:「齊景公有馬千駟,死之日,民無德而稱焉。」(《論語.季氏篇》)儘管齊景公不是聖王明君,但他有個難能可貴的長處,就是虛心納諫,知錯改過。《晏子春秋》一書,就記載了許多晏子勸諫景公施行仁政,愛護百姓,關心民生疾苦的故事,所以在春秋後期,那樣複雜多變的亂世裡,齊國仍然在諸侯中,保有大國的地位。

卓越外交

晏子使楚,是家喻戶曉,膾炙人口的故事。說的是晏嬰出使楚國,受到楚王接連三次的羞辱,但他憑著機智勇敢,和靈活巧妙的回答,不但挫敗了楚王的刁難,還維護了自身的形象,和國家的尊嚴。

晉平公計劃攻打齊國,便派范昭使齊,先探虛實。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,席間范昭藉著酒意,兩度提出違反禮節的要求,作為試探,都被晏嬰識破,並且巧妙化解了。范昭回國後,對晉平公說道:「齊國法律嚴明,又有晏嬰這樣的治國人才,不可貿然發動戰爭。」於是晉平公打消了攻齊的念頭,一場戰爭就這樣消弭於無形。

孔子聽聞此事,稱讚道:「善哉!不出於樽俎之間,而折衝於千里之外,其晏子之謂也!」晏子周旋諸侯間,折衝較量,捍衛國格,充分展現出卓越的外交能力,是位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。

社稷危矣

公元前五百年,一天,齊景公正遊少海(今膠州灣),傳騎(騎馬傳遞公文的人)來報,晏嬰病甚、將死。景公聞訊,有如晴天霹靂,悲痛異常,急忙奔赴晏府。史書記載,景公「行哭而往,至,伏屍而號。」流著眼淚哭訴道:「今天降禍於前,不加於寡人,而加於夫子,齊國之社稷危矣,百姓將告誰夫!」這種君臣情誼,在歷史上並不多見。

晏子輔佐景公三十餘年,總是利用各種機會,勸諫景公體恤民情,輕賦省刑,在國內推行廉政,倡導禮法。一生自奉甚儉,憂國憂民,他的品德言行,足以垂範後世。不僅在諸侯和百姓中,享有極高聲譽,司馬遷在〈管晏列傳〉中,也情不自禁地發出「甘願為他執鞭駕車」的讚嘆!

【圖說】晏嬰,自奉甚儉,常勸景公輕賦省刑,品行垂範後世,連司馬遷都「願為他執鞭駕車」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天鵝伴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