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忘欲
●果實


現在社會上,紛爭與殺戮越來越多,皆因人心貪婪,欲望無窮。貧困之人,每每怨天尤人,抗爭不斷,甚至偷盜牟取錢財。富貴之人,荒淫無度,傲慢欺人,以財富換取更高地位,擴張勢力爭取更多財富。位高權重者,則不擇手段保住地位,貪贓枉法,欺瞞百姓。世風如此,如何扭轉?若人人能知足常樂,安分守己,沒有過多非分之想,必然能改變。

明末紫柏大師,在〈法語〉中提到親身「知足而忘欲」的經驗:

人們所以欲望太多,一開始必生於不知足。若能知足,不貪求本分之外,則欲望不必刻意遣除,自然而然不會升起。

自己曾有經驗,有一天在潞河(今北京市通州區)坐船,跟幾位隨行的同參道友說:

「我和諸位安坐在船裡,船夫徒步而牽引船行,且吃粗鄙的食物。我和諸位難道能安心坐著,吃著美好的食物嗎?

這兩種狀況一相比較,慚愧驚恐的心就油然而生了。這種心一生起,所有欲望自然淡薄,那須藉著各種磨練才能削減欲望?

諸位與船夫,一是勞心,一是勞力,辛勞的事情有所不同,若各自知足,欲望自然減低。」

因此不論身處富貴或貧賤,出勞力或腦力生活,只要盡心盡力,安分守己,不作非分之想,就是知足之人。貪欲不生,必能過著心安理得的生活。〈中庸〉說:「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願乎其外。素富貴,行乎富貴;素貧賤,行乎貧賤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難,行乎患難。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。」君子安於所處的身分地位,當下進德修業,行所當行。安守自己的本分,就不會奢望貪求,便能無往而不自得。

學佛,知因果原理,「一切利衰、毀譽、苦樂,皆有前因後果,只宜自懺宿業,何暇怨人?」故明理通達的君子,不怨天,不尤人,恪守本分,反求諸己,知足而忘欲,所謂「心安茅屋穩,性定菜根香;世事靜方見,人情淡始長。」天天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,如此知足,故能長樂。

【圖說】我們安坐船裡,船夫則牽引船行,吃粗鄙的食物,兩相比較,怎不慚愧驚懼?



【前期連結】成誦精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