嗇翁
●三學


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九章,老子說:「治人事天,莫若嗇。」修治人的物質欲望,或修養人的性德,莫過於嗇。嗇者,有而不用。與其奢侈,寧可節儉。雖然擁有豐富的錢財,也不過分花費,在生活上惜食惜衣惜福。這樣的人,他的心性自然定靜安詳,無有過患。

張謇,字季直,江蘇南通人,是晚清的狀元,一生皆以「嗇」為修身做事的信念。他自號「嗇庵」,有詩云:「老夫五十稱嗇翁」,故自喻為「嗇翁」。

張謇曾出任國民政府的實業總長、農商總長等要職。從清光緒二十一年開始,在家鄉江蘇省南通,興辦二十多個實業,創辦三百七十多所學校教育,興辦育嬰堂、幼稚園等慈善事業。民國九年,張謇邀請美國教育家杜威到南通演講。杜威考察後說:「南通者,教育之源泉,吾尤望其成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。」慕名而來的外地人發現,南通沒有乞丐,沒有醉鬼,沒有流浪者。

張謇對「嗇」字格外地關注,從他的一生中可以找到多處佐證。光緒三十三年,張謇在〈通州師範學校開學演說〉中說:「儉何以是美德?儉之反對曰奢,奢則用不節,用不節則必多求於人,多求於人則人必不願。至于人不願,則信用失而己亦病,妨人而亦妨己,故儉為美德。茍能儉則無多求於世界,並無求於國家,即使適然為官,亦可我行我意,無所貪戀,而高尚之風成矣。」張謇把「嗇」──有而不用的觀念,列入他所創辦學校的校訓。

他對自己,對家人的要求,身體力行「有而不用」。從細微的飲食、起居、服飾等家庭日常生活中,也一以貫之。在許多封的家書中,他屢屢囑咐夫人:

「望卿在家,加意管理,加意節省,每日一腥一素,已不為薄。須是將債還清,又為徐夫人造成女子學校,又籌足幾個小學經費,尊素堂之事方了,卿當明白此義。衣服不必多做,裁縫即可省。切切。」(清宣統元年)
「新棉褲頗合身,惟收口腰身略緊。舊褲寄回,須拆開洗過重修,交叉處勿多去,鋪棉絮仍可穿。」(民國二年十月)
「今日時局,今年歲收,能少奢一分好一分。亦惜福不享盡之福,須知此意。」(民國四年八月)
「家中今年用度之費,過於平常不止一倍,以後須加節省。凡人家用度,若但出入相當,已不足以預備非常之急。若復過度,則更不合處家之道。」(民國四年十一月)

他在家書中,要求兒子說:「除書籍外勿浪費」,還讓兒子由海門返回南通的路上,自帶點心,到茶館買開水就食。要求兒子轉告母親,晚上早些就寢,因為這樣可節省燈火。

一位興辦數十間企業,創立三百多所學校的「嗇翁」,平日的真實生活,他的兒子張孝若回憶說:「他穿的衣衫,有幾件差不多穿了三、四年之久,平常穿的大概都有十年八年。如果襪子破了,總是加補丁,要補到無可再補,方才換一件新品。每天飯菜,不過一葷一素一湯,沒有特客,向來不殺雞鴨。寫信用的信封,都是拿人家來信翻了過來,再將平日人家寄來的紅紙請帖裁了下來,加貼一條在中間,日常都用這翻過來的信封。有時候包藥的紙,或者廢紙,拿過來起稿子或者寫便條用。……平常走路,看見一個釘,一塊板,都撿起來聚在一起,等到相當的時候去應用它。」

張謇親身實踐:「治人事天,莫若嗇」,「儉故能廣」,唯有嗇,唯有儉,故有餘裕興辦諸多益眾的事業。


【圖說】張謇,江蘇南通人,是晚清的狀元,一生皆以「嗇」為修身做事的信念,自喻為「嗇翁」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請教別人不折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