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的教學方法及目的
●孔德成


孔子在教學上,採取「因材施教」的方法,尤注意學者的自啟自發與自悟。譬如他的弟子向他問仁、問孝,他的答復便因人而異,各有不同。舉一兩個例子來說吧!

因材施教

如樊遲問仁,子曰:「愛人。」(〈顏淵篇〉)

顏淵問仁,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」(〈顏淵篇〉)

〈為政篇〉:「孟懿子問孝於我,我對曰:『無違。』」

〈為政篇〉又云:「子夏問孝,子曰:『色難。』」

這大概是因為問的人在這一方面有所缺陷,所以孔子針對各人缺點,特別告誡,要他們各自加以注意。

同時孔子也要求弟子在受教的過程中,能夠自發自悟,〈述而篇〉說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正是要培養弟子困知勉學的精神與態度。

述而不作

孔子所用以教授的材料,都是古代的典籍,如:《易》、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。如〈述而篇〉上說:「子所雅言,詩書執禮,皆雅言也。」「吾自衛返魯,然後樂正,雅頌各得其所。」(〈子罕篇〉)

所以他自說是:「述而不作。」(〈述而篇〉)

博文約禮

除了書本的教學外,他更注意個人品德的修養。教導學生,不但要「博文」,也要「約禮」(〈顏淵篇〉)。即使是學《易》、學《書》,學詩、學禮、學樂(〈泰伯篇〉、〈季氏篇〉),乃至學《春秋》,他所注意者,也不是全在於文學與歷史的研究方面,而是更注意其有關於立身行事的道理。

言《易》而引「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」(《易.恆卦》九三爻辭)。

言《書》則引「《書》云:『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』」(逸《書》)。

言《詩》則曰:「興於詩。」(〈泰伯篇〉)「誦《詩》三百,授之以政,不達;使于四方,不能專對,雖多亦奚以為!」(〈子路篇〉)「不學《詩》,無以言。」(〈季氏篇〉)「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,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,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。」(〈陽貨篇〉)

言禮則曰:「立于禮」、「不學禮,無以立。」(〈季氏篇〉)。禮者,生活之規範,故云:「禮云、禮云,玉帛云乎哉!」(〈陽貨篇〉)

言樂則曰:「成于樂」(〈泰伯篇〉)。《禮記.樂記》:「樂者敦和」,其功能:在內而調和一己之身心,在外敦厚和睦人與人,人與物之相互關係,故云:「樂云、樂云:鐘鼓云乎哉!」(〈陽貨篇〉)

言《春秋》,則在「筆削」(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),「撥亂反正」,「善善惡惡」(《史記.太史公自序》)。故孟子曰:「孔子成《春秋》而亂臣賊子懼。」(《孟子.滕文公篇下》)

因此我們可以說,孔子的教育目的,是品德陶冶,重於知識傳授。

(長崎孔子神社)     
【圖說】孔子採「因材施教」方法,尤注意學者的自啟自發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進德脩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