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學佛法教理者,不知娑婆的污穢,全由眾生心穢,煩惱充斥而穢。極樂淨土,則因往生的眾生心淨,故國土清淨。有人不信,人在此世間念佛,西方寶池中,如何便生一朵蓮華?王龍舒居士說:這其實不難了解。譬如一面大明鏡,鏡前擺個東西,鏡裡就現出影像,鏡子何曾有心照物?鏡子明亮,自然就能現出東西。阿彌陀佛國中,清淨明潔,自然照見十方世界,猶如明鏡能現萬物。在此世間念佛,西方七寶池自然生蓮華一朵。
一切唯心造,真信實有極樂淨土,時時懇切念佛,當下即非娑婆界內人,已是極樂嘉賓了。若不相信佛說「一切唯心造」的道理,則不知「娑婆穢,理應厭離。極樂淨,理應欣求」,無信無願,自然不肯拼力念佛。
如何對治八不信?當依《彌陀要解.明宗》──《阿彌陀經》的全經宗旨,就在信願行。信有六信:
「信自」則知我現前一念之心,本具極樂,苟一念回心念佛,即生本具極樂。「信他」則知佛菩薩的誓願不虛。
「信因」則知念力無限,現在信願念佛,他年定生極樂。「信果」,已生淨土的諸善上人,皆從念佛三昧得生,誰肯見賢思齊的如法念佛,往生淨土誰就有分。
「信事」則肉眼未見的極樂、彌陀,真實不虛,絕非寓言烏托邦。「信理」則知彌陀、淨土,不出我現前一念心外,淨土的依報環境、正報身體,皆是我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。
西方天竺人士,欲清淨一池濁水,用一竹竿,竿頭掛布,包著一顆明珠,置濁水中,一池水立時清潔,故《成唯識論》說:「信如水清珠,能清濁水。」真信淨土法門,能除「不信」的污穢,遠離懈怠偷懶。世間治國,孔子主張「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」,信也不可棄。所以唯識教典說:「信為欲依,欲為精進依。」信得真者,就有求生極樂的欲望,有欲望願力,自會精進念佛。
六方恆河沙數住世的諸佛,各在其國,出廣長舌,說誠實言:「汝等眾生,當信是《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》」。佛語不信,何言可信!不生淨土,何土可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