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卜賁卦
●治煩


孔子卜得賁,曰不吉。(《呂氏春秋.慎行論.壹行》)

人應如何修飾容貌?古代男子渥髮,女子梳妝,一度流行「敷粉、細腰、蛾眉、整鬢」……,這是「表面工夫」。有道之士,如何修容?儒家君子以「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。」少私無欲的修道者,則主張「孔德之容,唯道是從」,想擁有美好的儀容,唯有以道修身。孔子修身以道,也以道德文化,教化萬世。

在《周易》第二十二卦「賁卦」,清代李道平《周易集解纂疏》注解說:

《孔子家語.好生篇》:孔子曾經卜筮,當占得賁卦,則面露憂而不安。

子張在旁隨侍,便上前請問:「弟子所知,卜得賁卦應是吉祥之卦,老師卻有不滿意的樣子?」

孔子答說:「因為卦中有離火啊!《周易•賁卦大象傳》說『山下有火,謂之賁』,賁呈現的象狀,是由『離火』所文飾的表相,不是純正本色的卦。就本質而言,黑與白都是正色本質,如今占得賁卦,我認為這不是吉兆。我曾聽聞,紅漆不需另加色料,白玉不必特別彫琢,二者已是純正本色,無須外加多餘的修飾。」

《呂氏春秋.慎行論.壹行篇》:孔子占卜得到賁卦,認為此卦不吉。

子貢問說:「賁是好卦,為何不吉?」

孔子答說:「白色即是白,黑色即是黑,修飾的賁色,如何與黑白本色相比?」

賁是文飾,文有天、地、人文,子張與子貢認為,觀察人文,以禮樂教化世人,是吉祥之事。孔子則以此是小利,不可稱為吉。雖然孔子不以文飾迎合當世,但是孔子刪詩書,定禮樂,則是以文化賁飾後代萬世。

【圖說】賁是文飾,子張與子貢認為,觀察人文,以禮樂教化世人,是吉祥之事。孔子則以此是小利,不可稱為吉。


【前期連結】論語的「能近取譬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