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者以譬喻得解
●直靜


今當復以譬喻,更明此義。諸有智者,以譬喻得解。(《法華經》)

如來說法,為使眾生易於理解佛法的意義,多用譬喻或寓言等加以說明,以導入佛境。三國劉劭的《人物志》說:「善喻者,以一言明數事;不善喻者,百言不明一意。」世尊善用譬喻,以化導人心。在佛說的十二部經,「譬喻」就是其中一部。

善喻如畫龍點睛

善譬喻者,懂得遠取諸物,近取諸身,以了知之法,顯示未了知之法。尤其越是深奧、難懂的義理,透過微妙、貼切的譬喻,更能使人心領神會,而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。

《大般涅槃經》記載,佛說法時,善運八種譬喻法則,善巧施度,靈活應用。分別說明如下:

(一)順喻,佛說法隨順世諦次第,由小向大而為譬喻。如經中說:天降大雨,溝渠都滿;因溝渠滿,所以小坑滿;因小坑滿,所以大坑滿;乃至小泉、大泉、小池、大池、小河、大河、大海滿。如來法雨,眾生戒滿;因戒滿,所以不悔心滿;乃至歡喜、遠離、安隱、三昧、正知見、厭離、呵責、解脫、涅槃圓滿。順事物生起之次第而說,是為順喻。

(二)逆喻,佛採逆於世諦次第方式說法,從大而小作為譬喻。如大海水的根源為大河,大河的水源自小河,乃至溝渠的水來自天降大雨。像這樣,如來涅槃的根本為解脫,乃至持戒的根本是如來法雨。逆事物之次第而說,是為逆喻。

(三)現喻,就現前的事實作為譬喻。像經中所說「眾生心性,猶如獼猴」,獼猴的性情,是每丟一個東西,就要再抓一個,眾生的心性也一樣。眾生取著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一刻都不停歇,這就叫現喻。

(四)非喻,佛說法,假設非實有的事作為譬喻。如佛告訴波斯匿王,有四大山,從四方壓迫而來,欲害人民,王當如何應對?王說:「世尊!如果真有此事,既然已無法遁逃,那我就只有專心持戒、布施了。」這是佛以四大山來比喻老、病、生、死四事,非實有四大山,這是非喻。

(五)先喻,先設譬喻而後舉法合說。如佛經說,有人貪愛美麗的花,而在摘花時,被水漂走。眾生也因貪愛五欲,而被生死之河所漂流淹沒,這就叫先喻。

(六)後喻,先說法而後設喻顯義。如經上說:「莫輕小罪,以為無殃,水渧雖微,漸盈大器。」不可輕忽小小的罪過,以為不會有災禍,水滴雖很少量,累積起來可以變成大海。

(七)先後喻,佛說法,先後所說,皆是譬喻之意。如經上說:就像芭蕉,一長出果實,植株就會死去。愚人得到供養,就像騾子懷孕,命就不久長了!

(八)遍喻,佛說法,始末皆以假喻顯示道理。如經中說,忉利天「波利質多樹」的生長情形,很適切地對照佛弟子的修行狀況。樹葉變黃,比喻弟子已有出家的念頭。葉落,比喻已剃除鬚髮。顏色轉變,比喻受羯磨、具足戒。初生皰,比喻發菩提心。皰上有裂口,比喻十住菩薩得見佛性。果實破開,比喻菩薩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果實有香氣,比喻十方無量眾生受持禁戒。光明遠照,比喻如來名號無礙、周遍十方。仲夏三月,比喻三三昧。三十三天受樂,比喻諸佛在大涅槃,得常樂我淨四德,這就叫「遍喻」。

善用譬喻弘化

為佛弟子,自己得了佛法滋味,學習持戒、修定、開慧,痛苦少了,喜樂多了,受用不盡。如何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呢?有機緣時,就要與有緣人分享法味,這時就要學「譬喻」法,既不失人,也不失言。

雪廬老人,為指導弟子弘法,編有《實用講演術要略》一書。書中說:有些事實,直說難以明瞭。有些道理,費盡言辭也說不清。這時仁厚的講者就會「能近取譬」,設喻使人得解。在「引經舉喻」段,說:「舉事設喻,有啟悟之功」。若直講道理,只契合上根器的人。講譬喻,則上根、中根都能受益。

佛有四無礙智,說事講理,融通無礙。遇事理難明處,佛以譬喻更明其中義理,眾生則以譬喻得解。


【圖說】佛以四大山假設,來比喻老、病、生、死四事,非實有四大山,這是「非喻」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內念外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