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.九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
    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念佛章科判

接著消文,請大家看經文。消文基本的功夫就是要懂得段落,在佛法裡叫做科判,科就有大科、小科,科就是段,科段,分成大段落,分成小段落,這叫做科。判,是經過分析之後給他判定。佛經研究後才發現,組織非常嚴密,大小的經論都有一定的科判,一定的段落。經中之王,最大部頭的經是《華嚴經》,有八十卷,八十卷的《華嚴經》印成好幾本,清涼國師注解的《華嚴經》是《華嚴疏鈔》,從《華嚴》的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,通通把他科判出來,沒有一個字剩下,從頭到尾都是勾鎖結合在一起。

科判對了,等於做這一部經的注解。所以我們看淨土三經當中,大本《無量壽經》,最著名的注解就是淨影小慧遠大師的《義疏》,跟淨土宗初祖大慧遠有別。小慧遠大師的《義疏》,看他的《義疏》,其實因為這部經大部頭,重要的就是在作科判而已,科判作出來,你就懂了,其他的文字,查辭海,查佛學辭典,自己也可以查得到。

但是這一段是大段,另一段是中段,那一段是小段,各是什麼意思?我們一般人看不清楚。請看講述備覽:

(甲)念佛章的科判,對這個段落是怎麼分的?這一章經分成三大段:

略敘白儀

第一大段是略敘白儀,主要是大勢至菩薩講他修念佛,而證到圓通的這一件事。一上來他還沒講之前,結集經典的人,「略敘白儀」。結集經典的人是誰?佛滅度後,由迦葉尊者召集當時親炙於佛陀,證到阿羅漢果的五百大阿羅漢。那個時候阿難尊者還沒有資格參加,因為他只證到二果,最後被大迦葉逼著,自己非常慚愧,跟隨佛陀這麼久,尤其又是多聞第一,竟然佛滅度了自己還沒證到第四果。所以當天晚上大發精進,證到了四果,半夜再敲門,才能夠讓他進來結集經典。

結集經典的人,先略敘白儀──稍微的介紹,白就是大勢至菩薩稟告、稟白,佛問在座證到聖果的人,一個一個輪著都講了,現在輪到大勢至菩薩要起來回答佛的問題,要有一些禮儀,就介紹這個。


大勢至法王子,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

看經文,「大勢至法王子,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」,這是第一大段,略敘白儀。結集經典的人說,這時大勢至法王子,法王子也就是菩薩。《法華經》說:「佛為法王,於法自在。」佛是法王,王是自在的意思,佛法縱說,橫說,都沒有障礙,他已經悟了,所以很自在。菩薩是承擔佛的家業,如同世間的長子一樣,尤其大勢至菩薩是等覺菩薩,更是菩薩當中的摩訶薩,所以稱為法王子。

「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」,倫當作「輩」講,輩分的輩,同輩;又當作「類」講,同一類。怎麼同輩?都是在行菩薩道,都還沒有證到如來佛果,都是屬於因地中人,這是講同輩。同類是什麼?大家都是修念佛法門,大勢至菩薩出來只是代表大家講,其實還有這麼多人,都是同樣修這個法門,出來現身說法。

與其同一輩、同一類的「五十二菩薩」,五十二菩薩不是五十二個人,五十二是講階位,五十二階位的菩薩。因地菩薩有五十二階位,每一階位不曉得有多少位菩薩,這是有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。

哪五十二個階位呢?請大家看講述備覽(丙)「五十二菩薩」,二解,有兩種解釋都可通。我們先說不是本經所講的五十二個階位,一般天臺家統攝其他經典,列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,從因到果,第一是十信,十個階位。第二個、十住。第三、十行。第四、十回向。第五、十地。各十個階位,一共有五十個階位,再加上後面的等覺、妙覺,就是普通講的五十二個階位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大勢至菩薩「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」,都是行菩薩道,大家都是修念佛法門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