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法無我 得成於忍
●雲思


倘遇不如意事,即便撥轉心頭,將一聲佛急急提念。(蓮池大師)

俗話說:「人善被人欺,馬善被人騎」。而行忍辱是智慧力的展現,絕非呆子。佛陀教導佛弟子,不要冤冤相報,以牙還牙。以怨報怨,怨終不除。唯有無怨,而除怨耳。世尊在《遺教經》中云:「忍之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,能行忍者,乃可名為有力大人。」

蕅益大師在《遺教經解》更進一步說明:「以我心而持戒,則報僅在人天;以無我而行忍,便成出世大道,故名有力大人。」《金剛經》亦云:「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

忍辱多力

佛在《四十二章經》說:「沙門問佛:何者多力?何者最明?佛言:忍辱多力,不懷惡故,兼加安健。忍者無惡,必為人尊,心垢滅盡,淨無瑕穢,是為最明。」道霈禪師說:「力莫多於忍辱,以忍辱之人,達無我我所。故雖惡境來加,而心不懷惡;八風來撓,而心加安健。所謂能行忍者,乃可名為有力大人也。故為人所尊。明莫最於滅心垢,以心垢滅者,靈光獨露得一切智。」故以正慧觀察因緣性空,辱不可得,苦空無我,誰為忍者。辱忍既空,無生現前,便證寂滅。

永嘉大師在《證道歌》中認為,忍辱展現無生慈忍力:「從他謗,任他非,把火燒天徒自疲。我聞恰似飲甘露,銷融頓入不思議。觀惡言,是功德,此即成吾善知識。不因訕謗起冤親,何表無生慈忍力?」若不因為被人訕笑毀謗,而我心中無所分別,如何能表現出無生慈忍力?

廣欽老和尚更殷切告誡弟子:「凡事能行忍辱的人,則智慧漸明。當事一觸,智慧則通,知道該怎麼做。所謂智慧如海,便是由忍辱中磨礪出來的,由此更能引發出神通。」「別人說我們,不論自己是對是錯、還是被冤枉,都以不辯對應,心中不起煩惱,則智慧生。若是執理與人辯白,則無明起矣。」

眾得依止

《大薩遮尼乾子受記經》中偈云:

若欲為眾生,作諸歸依處。
今生無畏心,忍辱最第一。
能行忍辱者,見者皆歡喜。
怨家捨毒心,皆生親友想。
一切諸如來,成就平等心。
眾生所皈依,皆由行忍故。
是故諸佛子,欲求無上道,
為物作依止,當堅固忍辱。

故智者大師在《法華文句》中云:利物必以慈悲入室為首,涉有必以忍辱為基,濟他必以亡我為本。又慈悲勝一切聲聞緣覺,柔和勝一切凡夫外道。故經言,一切善法,慈為根本,忍辱第一道,無相最上(無相即諸法空)。

所以俗語有言:「喫得三斗釅醋,方才做得宰相。」居世凡夫,尚且如是,何況學道,豈不忍乎?蓋世出世間之事,莫不成於忍,而敗於不忍。

是真菩薩

唐代大珠禪師在《頓悟入道要門論》中云:「忍辱第一道,先須除我人,事來無所受,即真菩提身。《金剛經》云:『菩薩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』」因心識無常,剎那不住,身受心法皆無自性。順逆境緣,煩惱不生,即是忍辱。果能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,因得法忍,不被生死所繫,而得大自在。

蓮池大師云:「七十古稀,百年能幾?宜看破世間,宛如一場戲劇,何有真實,但以一聲阿彌陀佛消遣光陰,以西方極樂為我家舍。我今念佛,日後當生西方,何幸如之!發大歡喜,莫生煩惱。倘遇不如意事,即便撥轉心頭,將一聲佛急急提念,迴光返照,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,奈何與世人一般見識,回瞋作喜,一心念佛;此是智慧中人,大安樂大解脫法門也。」

會性老法師教我們,不論人家怎麼罵,我們就老實念佛,念佛有功德,罵的人自得罪報。明白此理,即是對治瞋恨心,人罵不還口最好的方法。故經云,罵人如送禮,送禮不接受,還退於本人。醒公也在《醒廬詩集》說:

中庸教曰致中和,不患人間煩惱多,
無論是誰來唾面,自心清淨念彌陀。
【圖說】不論人家怎麼罵,我們就老實念佛,念佛有功德,罵的人自得罪報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何日再來兮 望西思懺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