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流入阿難心
●行健

佛法大海水,流入阿難心。(《大智度論》)

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,阿難尊者被稱為多聞第一,《涅槃經》中說:「阿難多聞士。」迦葉尊者讚歎說:「佛法大海水,流入阿難心。」佛所說的法,阿難都能記住,一字不忘。《賢愚經.阿難總持品》就記載了阿難聽聞佛陀說法,只有他能夠以總持力,憶念不忘。經文語譯如下:

能記住佛說的法

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時,眾比丘都有一個疑惑:「賢者阿難,過去世造了什麼業行,能得到這樣的總持(總一切法,持一切義),聽到佛所說的法,一個字也不會忘失?」

比丘們一起來到佛陀的住所,稟告佛陀說:「賢者阿難,過去世作了什麼福德,得到這樣的無量總持?懇請世尊,為我們開示。」

誦經乞食不得兼顧

佛對比丘們說:仔細聽好,記在心中!能得到這樣的總持,都是由於福德。在過去無量劫以前,有一位比丘,帶著一個沙彌,經常對他嚴厲告誡,教導他誦經,每天都有規定的功課。如果沙彌誦足了經,比丘便歡喜;如果沙彌誦經不足,就諄諄勸誡。

沙彌心中因此常懷懊惱,雖然誦完了經,卻化緣不到食物。如果外出乞食,很快得到食物,就有足夠的時間誦經做完功課;如果較慢乞得食物,就不能完成誦經的功課。如果經文誦得不夠,就會被重責。沙彌心裡因此常常憂愁煩悶,一面走一面哭。

長者發心供養飲食

這時有一位長者,見到沙彌啼哭,便上前問道:「你為什麼懊惱?」

沙彌答說:「長者應該知道!我的師父對我嚴格教誡,命我誦經,每天都有規定的數量。如果我誦足功課,師父就歡喜。如果我沒有誦足經典,師父就再三責備。我外出乞食,如果很快地得到食物,誦經功課便能順利完成。如果較慢獲得食物,經典便誦讀不完。如果誦不完,就會被師父重責。因此我才發愁。」

長者對沙彌說:「從今以後,請你常來我家,我必當供養飲食,讓你不用再憂愁。用過齋飯後,你就專心勤奮誦經。」

沙彌聽到這番話後,得以專心勤加誦經修學,規定的功課沒有減少,每天都是如此度過,師徒因此同樣歡喜。

供養飲食而得總持

佛告訴比丘們:「當時的比丘師父,就是定光佛。當時的沙彌,就是現在的我。當時供養飲食的長者,就是現在的阿難。因為他過去世做了這件事的緣故,所以現在得到總持道力,所聽之法,都不會遺忘。」

眾比丘聽到佛說此經後,歡喜信受,敬禮奉行。

聞而不修徒勞無功

阿難尊者雖然多聞,但未努力修行,斷除煩惱,所以仍遭受摩登伽女之難。《楞嚴經》中,阿難自謂:「恨無始來一向多聞,未全道力。」佛說:「人間稱汝多聞第一,以此積劫多聞熏習,不能免離摩登伽難。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,不如一日修無漏業。」警戒阿難,聞而不修,徒勞無功。由此可知,學佛修道必須解行並進。

眾生本性具足智慧德能,但被煩惱障蔽而不能開顯。斷除惑業開顯性德的方法,在於「聞思修」三慧。學佛人在聞法之後,進而思維研究,勤修戒定念佛參禪等道法,以資斷除煩惱,就可開顯智慧德能,證取涅槃。

【圖說】沙彌有長者的供養,每天得以專心誦經修學,師徒俱同歡喜。


【前期連結】有下輩子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