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.十一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    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【經文】
大勢至法王子,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恆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無量光。十二如來相繼一劫,其最後佛,名超日月光。彼佛教我,念佛三昧。

「彼佛教我,念佛三昧」,彼佛,應當解釋成「彼等諸佛」。這也是有所啟發的,幾年前,學人學講《無量壽經》,講到阿彌陀佛的因地是法藏比丘,發了四十八大願,在此之前,法藏比丘希望將來成就殊勝的佛果,建立殊勝的清淨世界,他請十方諸佛來印證,有一首偈子:

「十方世尊,智慧無礙」,十方的諸佛,你們的智慧,那是通達無礙的。

「常令此尊,知我心行」,我希望常常讓此世尊,知道我的心行,我在想什麼?在實踐什麼?我準備成就佛果,準備建立極樂世界,我這一段修證的經過,請佛都能夠加被,能夠給我證明,給我覺知。

「常令此尊,知我心行」,上面兩句是「十方世尊,智慧無礙」,這裡說「常令此尊,知我心行」,我在「此尊」這兩個字上徘徊很久,怎麼解釋。後來我自己恍然大悟,「此尊」應當是此等世尊,這樣一解釋,就把上面的都綰合過來了。「十方世尊,智慧無礙」,所以常令此等世尊,這一些佛,都能夠加持我,證明我。我在看〈念佛圓通章〉,就從這裡得到啟示,因為從來的注解,都講彼佛是指超日月光,這跟他前面介紹十二尊如來,有什麼關係,只是說很久很久以前這個意思而已。但是如果解釋成,彼佛就是彼等諸佛,這一下子,前面通通綰合過來了。何況這十二尊如來是誰呢?請諸位看:

講述備覽第二個表(丁)「十二如來」,依《無量壽經》講,「是故無量壽佛」,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,又「號無量光佛、無邊光佛、無礙光佛、無對光佛、炎王光佛、清淨光佛、歡喜光佛、智慧光佛、不斷光佛、難思光佛、無稱光佛、超日月光佛。」這十二個佛名都是指阿彌陀佛的名字。第一個佛,就叫無量光佛,第十二尊佛就是超日月光佛。或者你會認為那只有《無量壽經》這一部經這麼講,那是湊巧啊!

在密部的經典裡面,有一部叫做《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》,經文裡面,也是講十二尊佛,坐在十二曼陀羅的大圓鏡智寶像,所列的十二尊佛,名字也跟《無量壽經》的十二尊佛一樣。有兩部經典印證,就不能說是偶然。所以以經典來印證此經,大勢至菩薩所遇到的或者就是這十二佛,其實都是阿彌陀佛應現的。可見大勢至菩薩,現在是阿彌陀佛的左右手,在那邊度化眾生,其實他隨著阿彌陀佛修學,是由來已久,從這個〈圓通章〉就知道。

第二段、「別示教道」,就是分別說明開示,念佛三昧是怎麼念的?別示教道就是比較詳細的,它是怎麼講的呢?分兩個段落,前面先講「修因」,後面再講「證果」,就是有修有證。修因裡面,先舉出這個比喻,後面再合到本法上面。這個比喻,有兩種比喻:第一個是「二人喻」,二人喻就是講普通的兩個人,一般的朋友;第二個是「母子喻」,進一步有血親關係的,母子兩個人的比喻。

先看第一個普通朋友的比喻。念佛三昧,注重在念佛,念──憶念,因為後面的經文講憶佛念佛,所以有憶有念。憶──心裡頭想著這一件事情,一直存著有這一件事情,沒有忘掉,這就是憶。在《百法》裡面說:憶就是明記不忘,記得清清楚楚,沒有忘掉,這是憶。念就是念茲在茲,在佛堂裡頭,口念這個彌陀,心也在彌陀上面,是念茲在茲;持念這一句佛名,持念得非常清楚。

憶念的力量,就能證到圓通嗎?修其他的二十五圓通,十八界加上七大,就可以證到圓通嗎?可以。這裡是講念佛,憶念的力量有這麼強嗎?憶佛念佛,就可以見佛。既然能夠見到佛,我們說華開見佛就悟無生忍,就可以證道,所以見佛接著就可以成佛。下面就說明憶念的力量,效用很大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勢至菩薩,所遇到的這十二尊佛,其實都是阿彌陀佛應現的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念佛圓通章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