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之間
●心若
【圖說】在時間長流,相似的水波,或高或低,若不止息,終究此起彼落、迭起復墜~
浮 沉

一天中午,不經意看到一則社會新聞,很哀傷,也很無力。類似的事情一直存在,為什麼這次特別有感呢?其實不單單就著那則新聞,事件中的小人物,也不過是芸芸眾生的一類代表,誰不是芸芸眾生之一呢?我們或許都曾經那樣,現在又如何呢?

無始劫以來,我們必然有過種種樣子,再差的、再好的、不上不下的,若是持續輪迴,其實放遠時間的長流來看,都不過是相似的水波,或高或低,在生死流中又有多少差別呢!

真相不就是如此嗎?無論生活好壞,若不止息,水波是高是低,終究此起彼落、迭起復墜,究竟可以改變什麼呢?希望在哪裡?就是止息,寂滅,看見水流的盡頭,盡頭之後就是無限的可能。

學佛的我們,是有多大的善根福德,才能有看見盡頭的機緣呢?事實上又把握了多少?以此為基準,再來看那些苦難的人,到底能做什麼「真的有用」的事情嗎?如果不覺悟人生,那些有限的改變,到底有什麼用呢?就像那句老話:「救得了一時,救不了一世。」更別提輪轉不停的生生世世。

機 緣

「佛會怎麼看?」當下我的眼光只能看到無力感,如果可以拉長視線、放寬眼界,那麼佛呢?佛是如何看待呢?理上來說,佛看到的可能是眾生的佛性,各種相狀也不過是緣起,又確實知道眾生執持著緣起深深的苦,而在緣起中覺有情。

那該怎麼「覺」呢?眾生「覺的機緣」在哪裡呢?

請教明倫講座師長時,竟與先前不同的兩個問題,得到了相同的回應:「佛一直都在啊!只是你沒有相應而已。」換句話說,「覺的機緣」一直都在啊!只是沒有相應而已,沒有去覺而已!

這一次老師又說,如果在這些苦難的境遇中,他們起了一念慚愧心等善心所,就和佛法相應了!原來,不是佛不度無緣人,是人無緣相應佛啊!人自隔絕了緣,佛一直都在啊!甚至,自己的覺性一直都在啊!

歷 程

因緣果的關係錯綜複雜,這一系列的因緣果,同時也是另外許多線的因緣果,重重疊疊相互關聯,現在看到的,究竟是哪一層面呢?現在在做的又是哪一重因緣果呢!

佛見眾生都是未來佛,或許佛的眼中看到所謂的「果」就是佛果,那麼,中間所有的過程,就全都是成就佛果的因緣!

即使有的過程很短,有的過程實在太長了,但是在佛的眼中,又何嘗會有分別。除了時間本身就是假法,眾生根器不同,有些就是必須這麼走過才能覺,即使重複了無可計量的次數,就是累積而有最後的覺。

就拿讀書考試來說吧~有些人過目不忘,有些人苦哈哈背了十幾遍才記起來,更有人養成讀誦習慣長時薰習,入心了,就是一樣的;有些人做習題三兩下就解決了,有些人反覆做了幾次才學會,但是最終懂了,就是一樣的!

老師會看那些人讀得很辛苦而直接給答案嗎?那有什麼用呢!就是得自己會啊!老師能做的,除了指導,就是給予「典範、時間和彈性」!

就眾生邊來說,這些歷程就是通往佛果的因緣,中間的苦卻是實實在在的,能不力求縮短期間的歷程嗎?雖然中間的苦是實實在在的,正是通往佛果的因緣,不在裡面覺,難道就白白受苦嗎?若能覺各種境遇皆是成佛因緣,人生是否將大不相同!

對於其他眾生也是一樣,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就像書得自己念,但是如果能夠互助、鼓勵、督促,分享一點善意,甚至法布施,是否也能增加「覺的機緣」?說不定就是那一點點,讓彼此原來的循環因此變動了。

存 志

這麼看來,世間法大有其作用!畢竟人們每日投入最多的就是在世間法上,那些生活日常、工作事務、學習項目、文學藝術、休閒娛樂、環境現象等等,心力所及,也許都是能夠觸發覺性的一環,何能較之出世法而輕忽。

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!」不過眾生心力有限,還是得取捨考量。如何取捨呢?──存志。老師以孔子和蘧伯玉指出何謂「志在心中」。

子曰:「加我數年,五、十以學《易》,可以無大過矣。」

蘧伯玉使人於孔子,孔子與之坐而問焉,曰:「夫子何為?」對曰:「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。」(孔子問蘧伯玉派來的使者,蘧夫子最近在做什麼呢?使者說,蘧夫子還在努力改過!)蘧伯玉「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之非」,以此類推,六十而知五十九歲之非!而他活到九十歲!

孔子和蘧伯玉如此德備君子,尚以改過為志!他們平時都在做什麼呢?就在日常生活、各種境遇中,不斷覺察改過啊!所以在那些懷才不遇、在那些苦難當中,深知天命,既可「仁以為己任」,同時又「隨遇而安」,因為志不在仕、亦不在安,一切都是成聖的過程。

在這之間

再回過頭去看這一系列思考的起源:苦難。面對自他的苦難,看到的還停留在緣起的相上、隨著事件傷感煩惱嗎?學佛之後,更當去體會因緣果的從體起用,佛法就在教導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!

學佛的人生究竟要做什麼呢!就是不斷在境中覺,練習改用佛法的眼光來看、來做、來覺!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,相應的是善心所還是煩惱心所?更甚言之,能否清淨心以對,有沒有導歸淨土!若能以此存志,做什麼、怎麼做,前途昭然若揭。

每一個緣起都可以並非枉然,存志於心,則都是──「覺」的機緣。

【圖說】蘧伯玉以「寡其過」為志,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之非!


【前期連結】倒數十小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