鑑往知來:
荀吳伐鼓國 不戮一人
●方家澍

荀吳,春秋時代,晉國的中行氏,荀偃之子,名吳。在公元前五二七年秋,率晉軍進攻鮮虞(北狄的一支,居於鮮虞河流域,建立了鮮虞、肥、鼓三國),包圍鼓國。鼓國中有人提出請求,願意獻城投降,荀吳不答應。

荀吳身邊隨從問道:「軍隊不必勞累,就能獲得城池,為什麼不答應呢?」

荀吳答說:「我聽叔向(晉國大夫)說過,好壞、善惡分明,無有差錯,民眾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,這樣事情就沒有做不成的。假設我國中,有人以城池叛變降敵,我們定會非常痛恨,那麼為什麼偏偏喜歡別人獻城來投降呢?對自己十分厭惡的事加以獎賞,那對所喜歡的又該怎麼辦?如果答應鼓國投降,並給予獎賞,就等同獎賞自己所厭惡的行為。如果不予獎賞,就失信於民,又如何庇護百姓呢?所以自己力量夠,就前進攻下城池,否則就主動撤退,總之要量力而行。我們不可以因為想得到城邑,而接近、包容奸佞,那樣失去得會更多。」於是讓鼓國人殺了叛徒,並要他們修繕防禦工事以守城。

晉軍圍困鼓國,三個月後,鼓國有人前來請降。荀吳讓來人進見,他看了來人,說道:「你臉上還有吃飽飯的樣子,姑且回去修繕好你們的防禦守備吧!」

荀吳手下將領說道:「能得到城池卻不占領,徒使軍隊疲累,又耗損物資,這樣如何向君王交代?」

荀吳答說:「我可以向君王交代。如果獲得一座城邑,而教人民懈怠,要這城邑有何用?得到一個城邑,反招致人民懈怠,還不如保持原先勤勞的樣子。招致懈怠,是不會有好結果的。拋棄了原先的勤勞,也不吉祥。鼓國人能事奉他們的君王,我也能夠事奉我的君王。遵循道義行事,又能分辨善惡好壞,這樣既得到城池,百姓也明白了道義。百姓只有拼死抗敵,絕沒有背叛國家的想法,這不是值得肯定的嗎?」

等到鼓國人通知說,他們的糧食吃完了,力氣也用盡了,荀吳這才接受鼓國的投降,占領了鼓國。荀吳最終戰勝了鼓國,沒殺一個人,只將鼓國國君|鳶鞮,押回晉國。這是在《左傳•昭公十五年》。

晉國名將荀吳,在晉昭公五年率軍攻打鼓國,原本不費一兵一卒就可輕取鼓國,但他拒絕接納叛降,採取圍而不打的方式,要在精神上摧垮對方,收服人心,使鼓國心悅誠服的歸降,所以兩度鼓勵對方加強守備,直到對方食竭力盡,方以義取。

春秋是個禮崩樂壞,征伐殺戮的混亂時代,兄弟相殘、父子反目、諸侯相爭的現象不斷上演,以下犯上,權臣弒君的情形,更是屢見不鮮。而荀吳在戰場上,不以強勢的軍事力量克敵,反而用攻心為上的戰術,最終沒殺一個人,既收服了鼓國,又不傷於義,這在恃強凌弱,暴力血腥的春秋時代,實屬罕見。

荀吳訓誡部屬:「力能則進,否則退,量力而行。」量力而行是一種生活的智慧,衡量自己的能力,然後適當的付出。過猶不及,因為物極必反,凡事留有餘力,才是最好狀態,否則將會毀了自己的健康、事業、家庭……,如果只知用遠大目標激勵自己,卻不考慮自己的能力是否能達到目標,這是自不量力,猶如螳臂當車、蚍蜉撼樹,注定會失敗。

我們生活的節奏,有時快、有時慢,唯有從基礎做起,一步一腳印,堅定的往目標邁進。不好高鶩遠,不逞能蠻幹,從容有餘裕,量力而為,人生才走得長遠,才能贏在終點。

【圖說】荀吳,不以軍事力量克敵,攻心為上,最終沒殺一個人。這在春秋時代,實屬罕見。


【前期連結】慈化病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