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百年來 一人而已
──永嘉某居士的讚歎
●余池明
(民國十一年,弘一大師(中)周孟由居士(左)寂山和尚(右)在溫州合影)
【圖說】周孟由,在日本求學,與李叔同(弘一大師)因志趣相投,成為莫逆之交。

印光大師,皈依的在家弟子遍及天下。在〈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〉記載:「民八年,周孟由兄弟,奉庶祖母登山,再四懇求,必請收為弟子。師觀察時機,理難再卻,遂為各賜法名。此為師許人皈依之始,而《文鈔》亦實為之緣起也。」

由此可知,印祖的第一位皈依弟子,是浙江溫州市周孟由居士。

賜法名師導

周孟由,浙江溫州人,生於清光緒十六年。民前二年,畢業於杭州高等師範學校。東渡日本,考入早稻田大學,讀史地專業。曾追隨孫中山先生謀求強國富民之路,亦為老同盟會會員,與同在日本求學的李叔同因志趣相投,成為莫逆之交。因體弱提前回國,致力於實業救國,開辦了周氏錢莊,家境更為富足。

他曾根據佛門《金輪咒法》占卜,說他前世是獵人。據因果報應推斷,造殺害眾生的因,得「多病短命」的果。弘一大師在給李圓淨居士的一封信中,談到:「周孟由居士,體弱多病,惟在家念佛,不常出外,性情弛緩,諸事不願與聞。」

民國八年,他陪同庶祖母登普陀山,懇求印祖收為弟子。印祖遂賜法名「師導」,自號寒香。

永嘉某居士

在《印光法師文鈔》中,收錄了數十封印光大師給周孟由居士的書信,都隱去了真名,用的是「永嘉某居士」或「念佛居士」的化名。周孟由居士與印光大師因緣很深,他是近代以來在家學佛居士的一個代表,代表著受到印光大師教化的眾生的當機眾。

民國六年春二月,周孟由渡海到普陀山朝禮,在法雨寺一間關房門上看到題詞「念佛待死」,認為房中必是高僧。扣關請教,正是印光大師。由此結緣,開始了二十餘年的依止學習。周孟由凡有所疑,必寫信諮詢。印光大師給周孟由的書信開示,僅存世流通的就有五、六十封之多(《印光法師文鈔》中有兩封信都是十數封書信的匯抄)。

向印祖索信

民國六年夏,周孟由寫信向印光大師索要信稿學習,大師回信說:

仲春一別,忽值夏令,光陰迅速,殊堪驚人。每憶二位信心真切,法眼未明,致令舍高明而取卑暗。何異棄家裡之活佛,供野外之土偶。不特自失正見,貽誚大方。即光亦進退咸乖,殊深慚赧耳。來書謂後有所著,隨時見貺。光目昏體衰,無事不親翰墨。縱因事有作,亦同集字聚葉,有何可觀。然恐辜負所期,今將以前殘羹餿飯,略盛一二。倘不嫌酸臭,亦可作反嘗嘗自性之前茅。

大師將《淨土決疑論》、《持經利益隨心論》等舊稿寄給周孟由,並謙虛地說:

余皆隨事而書,所謂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但取其益,勿較其跡,自有裨益。倘以古德著作繩之,則將焚毀之不暇,何可令其一經於目哉。

勸專修淨土

民國七年夏,印祖給周孟由寫了一封〈復永嘉某居士書五〉,共七千二百多字的長信,回答周居士自去年臘月到本年三月下旬,四封來信提出的問題。詳細開導,不憚其煩。印祖開頭表示:

汝企吾親證三昧,又恐有負初衷,致書勸進,不遺餘力。吾自束髮受書以來,未遇此之益友。感甚愧甚。

接著回答和闡明的問題,包括:十念記數與數息的區別;引用經論闡明念佛三昧的修法;指出修行的秘訣在於誠與恭敬;說明徐蔚如之所以流通《印光法師文鈔》,是因為《文鈔》為契機之法;進一步闡明極樂四土的含義;詳談要正確認識《金輪咒法》所示的前因後果,並開示蕅益大師、智者大師和南嶽大師,三位大師示現所證位次的恩德;開示治療業障重、貪瞋盛、體弱心怯的方法;開示正確閱經的方法。

最後懇勸周居士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,老實專修淨土。

撥轉正知見

這期間,周孟由讀了王耕心的《彌陀衷論》後,受其影響,對淨土法門的認識走入誤區,印祖寫了三、四封信,苦口婆心地勸導和解釋,撥正了周居士的知見。印祖指出:

《彌陀衷論》,若經若論,皆有功于淨業行人。亦有啟後人妄作排古之端,其過殊非淺淺。當取其閉關專修之法。其所謂自匡廬創建蓮宗以來,無一識經義者,其親證三昧,唯一省一大師。皆其偏見局論,最為輕藐古德。開我慢之道,邀來哲共遊,豈非謗法謗僧。而其所以作此說者,實欲露出自己乃親得聖師真傳,實為淨宗第一功臣而已。至於指斥紫閣、雲棲、蕅益等,適彰其少見少聞,不達如來權實法門,欲以己之一機為准。如古德謂:得鳥者網之一目,不可以一目為網;治國者功在一人,不可以一人為國。王耕心決欲以一目為網,一人為國,發而為論,頗自矜張,猶是少年時空腹高心,不可一世之狂態。謂己掩關二期,亦有所證,斷難取信。

二百年來一人

《印光法師文鈔》一書,從搜集、編次到校勘,周孟由無役不與,於淨土法門之弘揚,功德無可限量。他讚歎印祖,說:「法雨老人,稟善導專修之旨,闡永明料簡之微,中正似蓮池,善巧如雲谷,憲章靈峰(明蕅益大師),步武資福(清徹悟禪師)。弘揚淨土,密護諸宗。昌明佛法,潛挽世風。折攝皆具慈悲,語默無非教化,二百年來,一人而已。」

印祖以淨土法門自利利人,勸眾專修持名念佛,力主「無禪有淨土,萬修萬人去」,奉行蕅祖的《彌陀要解》,繼承徹悟大師的教化法,只問「契機契理」,不計「門庭異同」。雖專弘淨土宗,也密護他宗。明的是以《文鈔》提倡佛法,暗中則是挽救衰敗的世風。對眾慈悲,或折伏,或慈攝,言教身教、語默動靜,無非教化,實在是二百年來,唯一人而已。

(摘自〈澤溥群萌—印光大師與四眾弟子的法緣〉)
【圖說】周孟由讚歎印祖,說:法雨老人,折攝皆具慈悲,語默無非教化,二百年來,一人而已。

【前期連結】佛事門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