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.十三
●吳希仁 講述 
●智光、淨業整理
    
【經文】
十方如來,憐念眾生,如母憶子,若子逃逝,雖憶何為?子若憶母,如母憶時,母子歷生,不相違遠。

下面是母子喻。「十方如來,憐念眾生」,十方的諸佛憐憫憶念我們眾生,是「如母憶子」,就好像慈愛的母親在憶念自己的兒子一樣。為什麼這麼講呢?所有的諸佛,成佛以前,都發過四弘誓願,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,如果有眾生還沒有成就,他的心裡都還在憶念著,掛念著,所以說是如母憶子,而且比慈母憶念還要深。因為再慈愛的母親,憶念她的兒子,也僅止於這一生這一世;而十方諸佛是盡未來際的,眾生度盡,就好像地藏菩薩所發的願,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。

「若子逃逝」,這個「若」字當如講,如果這個兒子,一味的逃走了。「雖憶何為?」光是慈母憶念他,那又有什麼用呢?這個兒子一直逃逝,一直逃走,不回頭,就不可能見到自己的母親。「子若憶母,如母憶時」,如果兒子,能夠憶念自己的母親,就好像母親憶念兒子的時候一樣。那「母子歷生,不相違遠」,母子兩個人,歷生就是從生,再次生,經歷這一生,又再第二生,彼此不相違背,不相遠離。違遠,就是前面的乖異,意思一樣。這是第二個比喻。

舉了這兩個比喻,就合到本法上來。合到本法上面來說明,我們眾生假如能夠憶念佛,能夠得到兩種利益,一種叫做見佛,馬上就能夠見佛,第二種就是成佛。看經文:


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。

「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。」是第一種利益。「去佛不遠」,第二種利益。這又是一段,合到本法上面。

如果眾生心,憶佛念佛,在我們的這一念心。從這裡就知道,如果是口念彌陀心散亂,心不念,那喊破喉嚨亦枉然;所以說若眾生心,能夠憶佛,能夠念佛。「憶佛」就是明記不忘,「念佛」就是念茲在茲。後面蕅益大師的解釋,憶佛是恆審思量,恆審思量就是明記不忘;念佛,專注一境,專注一境就是念茲在茲。

「現前」,現前就是在我們往生以前,現前就必定能夠見佛。譬如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,往生之前就三次見到聖相,見到阿彌陀佛,最後臨終的時候,佛來迎,是第四次,就是現前見佛。而不只遠公,《聖賢錄》裡面好多位祖師大德,他們都現前見佛的。

「當來」,臨終的時候,壽命盡了,佛來接引,那就見了佛了;或者一往生到極樂世界去,華開見佛,那也是當來,這是必定能夠見佛,而且去佛不遠。

「去佛不遠」,去就是離開,離開成就佛道──成佛就不遠了。為什麼去佛不遠呢?《阿彌陀經》裡告訴我們:「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」一旦眾生能夠往生到極樂淨土,都得三種不退轉,這一生就成佛,所以去佛不遠。何況,「多有一生補處」,去到那裡,很多勝境,快速成就。五十二個階位,不必一個階位、一個階位上,而是橫超。我們這裡是橫超三界,到了極樂世界是又橫超四土。研究過《彌陀要解》就能夠了解!所以說去佛不遠,離開成就佛道已經就不遠了。講到這裡是有關修因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眾生還沒有成就,阿彌陀佛心裡都還在憶念著,所以說是如母憶子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念佛圓通章講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