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淨土聖賢:
龍子勸化金翅鳥
●涵之

歷朝歷代的淨土傳記中,有一特殊的類別──「惡趣往生類」。惡趣,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者為純惡之所趣。惡趣也能往生極樂世界,是什麼樣的情形呢?如《菩薩處胎經》有段記載龍子與金翅鳥的典故。

龍是一種長身、無足的動物,龍族遠高於一般的蛇形神獸,有大神力,可以變化雲雨;能隱身,可變大變小,上天入地,壽命可長達一劫。龍族自幼向佛,是佛教虔誠的信徒和守護者。

金翅鳥,原本是龍的剋星,後來和龍一樣,同為護法天龍八部之一,梵語叫作「迦樓羅」,其翅膀為金色,所以叫作金翅鳥。根據《廣普經》,此鳥兩隻翅膀甚巨,展翼有八千由旬,即三十二萬里,所以又叫作大鵬金翅鳥。

由於業報,金翅鳥以龍為食物,一日之中可食一龍王及五百隻小龍。覓食時,用兩翅扇開海水,即可順利找到欲食之龍;食時先從尾而吞,所以諸龍最怕見到大鵬金翅鳥。

《菩薩處胎經》記載,海中有化生龍子,於每月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,受如來齋八禁戒法,即今所說「八關齋戒」:不殺、不盜、不婬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、不坐臥高廣大床、不著花鬘瓔珞、不習歌舞戲樂、不非時食。

有一天,金翅鳥抓了一隻受持八關齋戒法的龍子,銜著龍到須彌山北,高十六萬里的大緣鐵樹上,要吃的時候卻找不到龍尾。隔天龍現出尾巴,告訴金翅鳥說:「化生為龍只是我的身體,若我不受持八關齋法,你便灰滅我吧!」

金翅鳥知道之後,後悔殺生之過而自責。龍子即入金翅鳥宮殿中,教金翅鳥等八關齋戒法:「如今你們受了八關齋戒,還能勸化眷屬也一同持守,若能依教奉行,無所違犯,將來必定得生善處。」

金翅鳥受八關齋戒法後,也發願:「從今以後,盡形壽皆不殺害眾生,所作皆依佛之教法而辦理。」

龍子於是進一步對金翅鳥說:「我此期生命受了龍身,在劫壽未盡之前,都未曾殺害眾生。」並告訴金翅鳥,即便原先身為惡趣畜生道眾生,以殺生作為生存工作,如今持戒並奉受佛語,雖墮惡趣之中,仍有辦法能自濟超度。

經文最後說:「龍子、龍女心開意解,壽終之後皆當生阿彌陀佛國。」

無論是諸龍或金翅鳥,原先是一物剋一物,互相殺生,輪迴不停;向如來世尊求法之後,受八關齋戒法,遂不殺生、不造惡業等,轉惡為善,亦以往生西方佛國為依歸。

【原文】

佛告智積菩薩:

吾昔一時無央數劫為金翅鳥王,七寶宮殿後園浴池皆七寶成,遊戲園觀心得自在,所行法則如轉輪聖王。內宮婦女狀如天人,於百千萬劫,時乃入海求龍為食。

時彼海中有化生龍子,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,受如來齋八禁戒法,不殺、不盜、不婬、不妄言、綺語、不勸飲酒、不聽作倡伎樂、香花、脂粉、高廣床、非時不食,奉持賢聖八法。

時金翅鳥王身長八千由旬,左、右翅各各長四千由旬,大海縱廣三百三十六萬里。金翅鳥以翅斫水取龍,水未合頃銜龍飛出。金翅鳥法,欲食龍時先從尾而吞,到須彌山北有大緣鐵樹,高十六萬里,銜龍至彼欲得食噉,求龍尾不知處,以經日夜。

明日龍出尾,語金翅鳥:「化生龍者我身是也,我不持八關齋法者,汝即灰滅我。」金翅鳥聞之悔過自責:「佛之威神甚深難量。我有宮殿去此不遠,共我至彼以相娛樂。」龍即隨金翅鳥至宮殿觀看。「今此眷屬不聞如來八關齋法,唯願指授禁戒威儀,若壽終後得生人中。」爾時龍子具以禁戒法使讀誦。

即於鳥王宮而說頌曰:

「七寶宮殿舍,莊嚴極快樂;行滿戒不具,受此金翅身。我是龍王子,修道七萬劫;以針刺樹葉,犯戒作龍身。我非胎生龍,濕生及卵生;轉身不退轉,興顯佛法眾。汝今受八齋,化汝眷屬等;奉禁無所犯,必得生善處。我宮在海水,亦以七寶成;摩尼、頗梨珠,明月珠、金、銀,可隨我到彼,觀看修佛事;復益善根本,滋潤悉周遍。」

爾時,金翅鳥聞龍子所說,受八關齋法。口自發言:「自今以後盡形壽不殺,如諸佛教。」

金翅鳥眷屬受三自歸已,即從龍子到海宮殿。彼宮殿中有七寶塔,諸佛所說諸法深藏,別有七寶函滿中佛經,十二因緣總持三昧,見彼龍子及諸龍女,香花供養禮拜承事,猶如天上難檀婆那羅金殿無異。

龍子語金翅鳥:「我受龍身劫壽未盡,未曾殺生嬈亂水性。」爾時龍子復與金翅鳥,而說頌曰:「殺是不善行,減壽命中夭;身如朝露虫,見光則命終。持戒奉佛語,得生長壽天;累劫積福德,不墮畜生道。今身為龍身,戒德清明行;雖墮六畜中,必望自濟度。」

是時龍子說此頌時,龍子、龍女心開意解,壽終之後皆當生阿彌陀佛國。



【前期連結】鸚鵡往生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