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中蓮社國學啟蒙班,每年暑假都會為國中小的蓮子,舉辦一場為期一週的活動。而大學成蓮的學長姐,則會組成一個團隊,回來協助繁重的庶務工作。
疫情停辦前兩年,帶領庶務團隊的無盡蓮蓮導師,設計了一個「小啟跑跑人」的環節,讓他們在護持培福之餘,選課觀摩、見識行政,用新的身分及眼光,重新體驗啟蒙班。
同學學習單的紀錄,充滿了各種角度的收穫與體會,彷彿看見學子心中,開展探索著啟蒙班的精神!
而今疫情趨於普遍化,各項活動也逐步恢復,略錄同學的分享,期能跨越時空,回顧過去、銜接未來~
庶務同學回到課堂旁聽,並觀摩老師教學、關注學生狀況。
「常禮舉要」課程,詹同學觀摩紀錄:老師就著實例,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內容,並講述許多故事、舉例說明,十分貼近生活經歷,引起興趣。此外,這次聽課,溫習每條常禮舉要的內容,重新反思這幾年來的待人處世,隨著成長過程經驗的結合,更能體會其中的道理。
「團體活動」課程,在讓小朋友互相團結完成任務。幾位同學都深感老師很厲害,能在不動怒的狀況下,控制整個失控的場面;看到小朋友那種純粹的開心,在旁邊看著也覺得幸福。
「唐詩」課,江同學特別觀摩老師的教學方法,例如:分別解析詩句,用問答帶同學了解詩中的元素;並依不同年級為同學設計學習單,或是對中年級的注釋填空來引導筆記,或是對國中生的補充資料與問題討論,讓同學更能主動思考詩文想傳達的涵義,把自身經驗套入詩中。最後的吟唱詩篇,更增加同學對詩的熟悉度。
「佛學」課,王同學聽到「佛」是沒有痛苦的,以及離苦得樂的終極目標,覺得很感動。幾位同學在因果單元,摘錄筆記:要多行善事,培養善的果,別讓惡的果成熟;不要太過執取外在事物,會過得很累很痛苦;並期許自己要心存善意,去除煩惱。
啟蒙班八個年級約有四十幾個班,課程多元,排課自是教務組重大任務。庶務同學藉此機會,可略見課表背後的工程及用心。
在試排課程後,許多同學發出由衷感謝!同學發現:排出一張課表,需要顧及老師狀況,以及各年級學生的需求和合適性(如低年級不適合連課,否則第二節注意力會沒辦法集中),且需比對很多張課表,做出最好的判斷。更洋洋灑灑列出排課需要的能力:好脾氣、清晰的頭腦、統整資料、邏輯思考、同理心、溝通交流、細心貼心……
大導師是啟蒙班特有的職務。在臺前,是為學生的指標與榜樣;在臺下,是班級老師的強力支援;在幕後,又關顧著層層面向的活動細節。
在初步了解後,許多同學觀察到:大導師臨機應變快、口條清晰,可以兼顧規則與人情,能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情,有縱觀全局的龐大視野。且不懼怕在上百人面前說話、演講,有著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氣度。並能清楚地在腦中呈現一個流程、順暢地進行。常帶著親切的滿面笑容,而又沉穩,具備安定人心的力量。
其中,王同學自我期許:訓練各方面的能力,讓自己在各個角色都能扮演得很好。
最後摘錄兩則同學想對大導師說的話:
張同學:謝謝您每天晨會時,告訴我們念佛的技巧和故事,讓我們能法喜充滿的拉開一天的序幕。
林同學:很喜歡大導師說的:「每一滴汗成全了一千多位師生」,覺得自己既渺小又偉大了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