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有安閑法
●洗心

古時叢林,送老者到安樂堂,送病者到延壽堂。延壽堂,又稱無常院、涅槃堂,是專門收容慰撫病者的堂宇,使病者養生送死而無憾。南宋,真歇清了禪師,專修淨土,志在極樂,臥病時作一首〈涅槃堂〉詩:


  訪舊論懷實可傷,
  經年獨臥涅槃堂;
  門無過客牕無紙,
  爐有寒灰席有霜;
  病後始知身是苦,
  健時多半為人忙;
  老僧自有安閒法,
  八苦交煎總不妨。

真歇了禪師,臥病涅槃堂,想到昔日的知心暢述令人傷感。終年獨臥養病,罕有過客來訪。紙糊的窗子,日久失修。火爐冷了,床席鋪上一層寒霜。病後方知身是苦本,健康時盡替別人奔波忙碌。幸好老僧自有安閒度日的方法,不怕他生老病死苦。

「病後始知身是苦,健時多半為人忙」,這兩句勸人早日覺悟。人總在忙不完的娑婆活計中,為家人作牛作馬,為別人心思口議,抱著「被利用的價值」,心甘情願被驅不異犬與雞。一旦壽盡,四大分離痛苦,第六意識作不了主,口不能指揮,手無法提筆,意亂如麻,只有聽任外界擺布而已。

應學真歇了禪師,「老僧自有安閒法」,趁著未斷氣前,一心正念求生極樂,待我神歸淨域,後事如何處置,毫無掛念。故蕅益大師有個願望|「西逝時,誡勿乞言,徒增誑誤。」我命終時,旁人不要求我留什麼遺言,那會增加不實傳言,誤了往生大業。一生信願念佛,臨終心頭篤定,決不讓娑婆的人事物繫縛,才不會在生死之際栽跟頭。


【前期連結】楊煦先生與雪公交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