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外在境界既是人人共有,各人各有種子共成因緣,為何可合生一果報?
答:勿以小心測量大法,外境豈是極微合成而有體性?那是多因共感的。眾生情識各自變現,同處相似,不相障礙,如眾燈一起明亮,多人共作一夢。因各自有異,所現的果則是相似,諸佛淨土,也是如此。(見《佛地經論》)
日本江本勝博士,他用水做實驗,出一本書叫《水知道答案》。日本滋賀縣的琵琶湖,湖灣裡的水,十多年來又髒又臭,氣味難聞。江本勝找一百多人,到湖邊祈禱。要大家在一小時中放下一切念頭,心裡只默念「湖水清淨」。祈禱的當天沒什麼變化,幾天後湖水真的變乾淨了,難聞的氣味也沒有了。這種狀態維持了半年。(見〈如果誠心祈禱就有力量〉)
憨山大師兒童時,越過一溪跟老師學儒學。因戀念母親,時常渡溪回家看母親。母親很嚴,捉著他的頭髮,丟進溪裡,說:「小孩不讀書,不淹死要幹麼。」幸好被叔伯救起。從此大師的戀母之心就淡了。(見《曹溪中興憨山先師傳》)
雪公云,《華嚴》:「眾生如是說,某日佛成道。如來得菩提,實不繫於日。」說某日佛成道,是俗情妄執,如來成佛實無日月。如來證菩提,實不繫於日,是隨機而說。